<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畫記的詩詞(18首)

    1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宋·蘇軾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
    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
    人前深意難輕訴。

    愛情相思

    2 《偶題·相逢記得畫》 宋·張耒

    相逢記得畫橋頭,花似精神柳似柔。
    莫謂無情即無語,春風傳意水傳愁。

    3 《張益州畫像記》 宋·蘇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軍夜呼,野無居人,謠言流聞,京師震驚。
    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毋助變。
    眾言朋興,朕志自定。
    外亂不作,變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競,惟朕一二大吏。

    古文觀止敘事寫人抒情

    4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宋·蘇軾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觀點

    5 《水龍吟 拱北樓呈漢臣學士 郁氏續書畫題跋記》 宋·鮮于樞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闕,北辰不動,眾星環繞。
    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
    自鴟夷去后,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

    6 《題趙希遠畫蟠松玉兔圖子昂趙公鑒記》 明·夢觀法師

    天水王孫重毫素,愛寫蟠根萬年樹。
    上有徂徠五色云,下有中山雙白兔。
    清陰散作秋滿林,咫尺高堂起煙霧。
    丹桂吹香野菊黃,玉葉金枝亂無數。

    7 《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 宋·蘇軾

    西方真人誰所見,衣被七寶従雙狻。
    當時修道頗辛苦,柏生兩肘烏巢肩。
    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
    道成一旦就空滅,奔會四海悲人天。

    8 《昔人有畫醉僧醉道士醉學究者皆見于傳記及歌》 宋·陸游

    殘雪覆枯顱,手扶短榔栗。
    送酒無蘇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獵獵秋風吹,長瓶一吸亦足奇。
    但辦道傍常醉倒,不須解作藏真草。

    9 《記雜畫·賣炭圖》 宋·劉克莊

    衣襟成墨色,面目帶煤塵。
    盡愛爐中獸,誰憐窯下人。

    10 《記雜畫·醉鐘馗》 宋·劉克莊

    墜幘長須丑,遺靴一足濡。
    不須訶小鬼,爛醉要渠扶。

    11 《記雜畫·賣卜圖》 宋·劉克莊

    牽羔仍抱子,翁媼各鶉懸。
    破扇題周易,全家賴卦錢。

    12 《記雜畫·癭》 宋·劉克莊

    咬齏饑餓□,□□□□□。
    乍可訓童子,誰能說老兵。

    13 《記雜畫·□□□》 宋·劉克莊

    君耳污□□,□□□□灣。
    首陽落第二,前已有箕山。

    14 《記雜畫·□□□》 宋·劉克莊

    舜提歸□□,□□□□梁。
    束手無爭執,應慚此璽郎。

    15 《記雜畫·□□□》 宋·劉克莊

    □□□□□,□□□□池。
    卻恐魚之樂,莊生未必知。

    16 《記雜畫·嘗醋圖》 宋·劉克莊

    釀者不沾唇,旁觀吸者顰。
    翁真堪宰相,嫗亦可夫人。

    17 《讀蔣都官畫像記》 宋·文同

    聞昔妖氛滿巴蜀,所臨州縣偃如風。
    其城陷者盡從賊,以義死之惟有公。
    節與岷山高莫敵,名隨皁水注無窮。
    蘭臺秉筆今誰氏,舍此何由壯史功。

    18 《記畫》 宋·方岳

    閒云古木山藏寺,野渡孤舟水落磯。
    秋色無人空黯淡,竹門未掩待僧歸。

    * 關于畫記的詩詞 描寫畫記的詩詞 帶有畫記的詩詞 包含畫記的古詩詞(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