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身的詩詞(848首)

    181 《宿開照寺光澤上人院》 唐·張蠙

    靜室譚玄旨,清宵獨細聽。
    真身非有像,至理本無經。
    鐘定遙聞水,樓高別見星。
    不教人觸穢,偏說此山靈。

    182 《贈表弟黃校書輅(昔居臨溪今居近市入市五里)》 唐·徐夤

    產破身窮為學儒,我家諸表愛詩書。
    嚴陵雖說臨溪隱,晏子還聞近市居。
    佳句麗偷紅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
    閑來共話無生理,今古悠悠事總虛。

    183 《明禁忌》 唐·蘇拯

    陰陽家有書,卜筑多禁忌。
    土中若有神,穴處何無祟。
    我識先賢意,本誡驕侈地。
    恣欲創樓臺,率情染朱翠。

    184 《續古二十九首》 唐·陳陶

    大堯登寶位,麟鳳煥宸居。
    海曲沾恩澤,還生比目魚。
    生值揖遜歷,長歌東南春。
    釣鰲年三十,未見天子巡。

    185 《酬郭先輩》 唐·徐鉉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
    弱齡負世譽,一舉游月窟。
    仙籍第三人,時人故稱屈。
    昔余吏西省,傾蓋名籍籍。

    186 《同家兄哭喬侍郎》 唐·徐鍇

    諸公長者鄭當時,事事無心性坦夷。
    但是登臨皆有作,未嘗相見不伸眉。
    生前適意無過酒,身后遺言只要詩。
    三日笑談成理命,一篇投吊尚應知。

    187 《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 唐·歐陽炯

    錦城東北黃金地,故跡何人興此寺。
    白眉長老重名公,曾識會稽山處士。
    寺門左壁圖天王,威儀部從來何方。

    188 《貽諸學童》 唐·劉兼

    橫經叉手步還趨,積善方知慶有馀。
    五個小雛離學院,一行新雁入貧居。
    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犢牽情理豈虛。
    勸汝立身須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

    189 《廢長行(辨其惑于無益之戲而不務恤民也)》 唐·趙摶

    紫牙鏤合方如斗,二十四星銜月口。
    貴人迷此華筵中,運木手交如陣斗。
    不算勞神運枯木,且廢為官恤惸獨。

    190 《宣上人病中相尋聯句》 唐·李益

    策杖迎詩客,歸房理病身。
    閑收無效藥,遍寄有情人。
    ——廣宣
    草木分千品,方書問六陳。
    還知一室內,我爾即天親。
    ——李益

    191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葉, ——韓愈
    翡翠開園英。
    流滑隨仄步, ——孟郊

    192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193 《怨詩效徐淑體》 唐·姚月華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
    寒暑兮心結,夙夜兮眉顰。
    循環兮不息,如彼兮車輪。
    車輪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長江寫景抒情憂國憂民

    194 《怨詩寄楊達》 唐·姚月華

    春水悠悠春草綠,對此思君淚相續。
    羞將離恨向東風,理盡秦箏不成曲。
    與君形影分吳越,玉枕經年對離別。
    登臺北望煙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195 《怨詩效徐淑體》 唐·姚月華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
    寒暑兮心結,夙夜兮眉顰。
    循環兮不息,如彼兮車輪。
    車輪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196 《怨詩寄楊達》 唐·姚月華

    春水悠悠春草綠,對此思君淚相續。
    羞將離恨向東風,理盡秦箏不成曲。
    與君形影分吳越,玉枕經年對離別。
    登臺北望煙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197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98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199 《雜詩》 唐·龐蘊

    未識龍宮莫說珠,識珠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
    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
    法生同日了,來去在虛行。

    200 《雜詩》 唐·龐蘊

    未識龍宮莫說珠,識珠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
    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
    法生同日了,來去在虛行。

    * 關于理身的詩詞 描寫理身的詩詞 帶有理身的詩詞 包含理身的古詩詞(8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