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理行的詩詞(18首)

    1 《一寸金·頓悟修行道理》 宋·無名氏

    頓悟修行道理,除情戰睡敵魔。
    不貪名利少風波。
    懶散隨緣且過。
    饑后尋街乞飯,飽時信步蹉跎。
    閑來古廟唱哩*。
    逍遙誰人似我。

    2 《樂順之司理用楊韻贊予去歲江行游山之樂再次》 宋·周必大

    遡洄險過峽中船,賴有名山寄靜便。
    丘壑遂將從栗里,功名何敢夢凌煙。
    吾賢才術今誰敵,野老風流未可傳。
    趁取桃花日千里,蓬萊方丈會群仙。

    3 《表兄陳安行遷右司仲兄遷大理丞余遷太府丞寄》 宋·樓鑰

    東塾談經歲月輕,外家生長復何營。
    王生此舅若無有,楊惲一書安得成。
    首寄新詩欽厚意,卻思往事念平生。
    當時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憐盛氏甥。

    4 《表兄陳安行遷右司仲兄遷大理丞余遷太府丞寄》 宋·樓鑰

    為親敢說宦情輕,公退委蛇懶自營。
    朝路一時偕雨進,適齋新句已先成。
    圉師況復今同里,武子非惟愛外生。
    舊日阿重今欲冠,此恩更欲到彌甥。

    5 《鄭仲理送行六首》 宋·趙蕃

    周郎三復似南容,君亦因之師友同。
    豈待湖南始相識,聞風元自大江東。

    6 《鄭仲理送行六首》 宋·趙蕃

    幾度拿舟湘水西,風雩亭下詠而歸。
    歡然諸友相忘意,不叩仙壇與佛扉。

    7 《鄭仲理送行六首》 宋·趙蕃

    坐上每懷歌慷慨,杯行豈復計尋常。
    我知不隔清風面,君想未忘明月章。

    8 《鄭仲理送行六首》 宋·趙蕃

    溪山廓廓眼增明,鷗鷺依依舊有盟。
    所恨登高臨賦處,卻嗟我友不同行。

    9 《鄭仲理送行六首》 宋·趙蕃

    渺然一棹去何之,滿目新詩與舊詩。
    細讀贈章多好語,顧憐追和卻無奇。

    10 《鄭仲理送行六首》 宋·趙蕃

    病著形骸冷更慵,短檠寧復有新工。
    異時邂逅相逢處,應嘆依然舊阿蒙。

    11 《呈劉子后趙行之司理舅二首》 宋·趙蕃

    南渡凄涼六十年,故家遺俗日蕭然。
    不應門戶端如此,政坐吾曹欠勉旃。
    斗食我今悲的發,束書今喜繼青氈。
    鄉來未識衡州士,閭里皆推有此賢。

    12 《呈劉子后趙行之司理舅二首》 宋·趙蕃

    忽忽江頭往一旬,敢疏請謁恐煩人。
    肯敦宿昔論交舊,更辱殷勤枉句新。
    已向清澌看流水,更從高節撫霜筠。
    白醪煮餅留終日,吾舅于今驚座陳。

    13 《次韻袁司理送行三首》 宋·陳著

    別友相逢情最好,相逢還別若為情。
    看君騰踏飛黃去,記取清鐙影里盟。

    14 《次韻袁司理送行三首》 宋·陳著

    陰六陽三天者定,重逢樽酒定何時。
    但須別后頻相問,來往翔鴻各寄詩。

    15 《次韻袁司理送行三首》 宋·陳著

    瀟灑秋光山水窟,木犀香底細評詩。
    今朝攜手明朝別,此會一生能幾時。

    16 《燕歸梁·這個修行理最深》 元·王哲

    這個修行理最深。
    水里淘金。
    見天清凈處、細搜尋。
    唯風月、是知音。
    綿綿永永無令歇,如撈得、稱嘉吟。
    一從攜去上高岑。
    方能顯、道人心

    17 《夜行船·可惜芳年窮妙理》 元·侯善淵

    可惜芳年窮妙理。
    中途滯、教門無主。
    道院凄涼,故人疏淡,那更暮天愁雨。
    塊坐賓橫空無語。
    赤心訴、有誰知委。
    拂袖歸山,碧溪深處,說

    18 《劉公父新理花畦約賞菊因成樂軒行》 宋·陳藻

    舊屋早易主,新椽辦無錢。
    帡幪托親友,蹉跎經歲年。
    碎累入安宅,只身出隨緣。
    引腹掛蛛網,移檐餌羽鮮。

    * 關于理行的詩詞 描寫理行的詩詞 帶有理行的詩詞 包含理行的古詩詞(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