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珠軒的詩詞(298首)

    21 《運司園亭·海棠軒》 宋·杜敏求

    東風開百花,獨有海棠勝。
    猩血染珠璣,點綴枝條剩。
    日暖錦段新,雨余燕脂凝。
    何待東闔梅,方能動詩興。

    22 《寄沈介軒》 明·沈翊

    錦繡湖山罨畫樓,君家住在小瀛洲。
    洞簫吹上花間月,十二珠簾不下鉤。

    23 《賞雪騎鯨軒,子文夜歸酒渴,侍兒薦茗飲蜜漿》 宋·范成大

    溪山四時佳,今日更奇絕。
    天公妙莊嚴,施此一川雪。
    飛花浩如海,眩轉塞空闊。
    水西萬珠樹,玉塔照銀闕。

    24 《杜敬叔寓僧舍開軒松下以虛瀨名之來求詩》 宋·陸游

    君不見洛陽八節灘,未至一舍聞驚湍,生綃六幅誰所畫?入眼能令三伏寒。
    又不見桐廬七里瀨,濺雪跳珠舞澎湃,羊裘老子去千年,絕世孤風凜如在。
    杜陵之孫今勝流,飄然不必事遠游,結茆古寺聽松吹,坐擅洛水桐江秋。
    放翁百念俱已矣,獨有好奇心未死。

    25 《題也足軒》 宋·黃庭堅

    道人手種兩三竹,使君忽來唾珠玉。
    不須客賦千首詩,若是賞音一夔足。
    世人愛處但同流,一絲不掛似太俗。
    客來若問有何好,道人優曇遠山綠。

    26 《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 宋·文同

    澤師種竹三十年,竹成滿院生綠煙。
    蒼龍子孫太繁盛,分領眷屬來渭川。
    藏風蓄雨蔭殿壁,不敢輒近寒森然。
    香飛常入佛座上,葉落不到經窗前。

    27 《開壁置窗命曰遠軒》 宋·陳與義

    鐘妖鳴吾旁,楊獠舞吾側。
    東西俱有礙,群盜何時息。
    丈夫堂堂軀,坐受世褊迫。
    仙人千仞崗,下視笑予厄。

    28 《題清勝軒》 宋·白玉蟾

    滿林幽竹夜來風,南極一點飛寒空。
    玉爐異香繞琳宮,此間知有神仙翁。
    清勝軒中頗幽絕,白須道士持檀笏。
    眉毛掀起溪上云,眼光爍破峰頭月。

    29 《題時軒》 宋·王之道

    圖書堆里席凝塵,聊與時軒作主人。
    自恐謝安行不免,誰言陶侃困無津。
    東榮曉色高迎日,南圃花光得占春。
    想見戴侯風味勝,輕彈珠玉到江濱。

    30 《次韻胡德輝松軒時乞兵戍淮》 宋·王之道

    伐蛟生得須髯蒼,隱然為屋分三梁。
    廣寒恍若東西廂,清風入座衣披猖。
    蕭蕭終日聲秦篁,一洗鄭衛無伊涼。
    嗟予頑鈍鐵石腸,時危合蹇甘皇皇。

    31 《宜秋軒桂》 明·楊基

    宜秋軒東一株桂,香葉婆娑擁寒翠。
    秋堂夜靜風滿簾,時覺幽芳來拂鼻。
    清晨曳履訪幽獨,一徑青苔雙戶閉。
    離離嫩蕊罥蟲絲,蔌蔌輕花落深砌。

    32 《題劉行父凈香軒》 宋·陳造

    劉郎何所有,寒碧二百本。
    方渠懋進修,藉爾伴蕭散。
    妙處鼻觀領,悠然市聲遠。
    朱墨五千卷,日力自繾綣。

    33 《徐氏閑軒》 宋·陳師道

    倦游梁楚愛吾廬,老寄山林孰與娛。
    想見杖藜臨過鳥,更能赤手縛於菟。
    君寧平世輕三釜,我亦東原有一區。
    擬買嬋娟作歸計,可無堆玉斗量珠。

    34 《題南寺吟軒》 宋·李新

    市聲幽鳥幾相呼,指點前村認有無。
    初見江山懷子美,更因樓閣夢姑蘇。
    慣看渡口飛桃葉,細結籬根護木奴。
    蹙得錦囊多少句,暮歸傾倒九淵珠。

    35 《題指南軒二絕》 宋·胡寅

    斬轅逸駕已旋歸,赤水玄珠卻背馳。
    南去北來何處是,坐令楊子泣多岐。

    36 《小軒偶成》 宋·鄭清之

    齋余宴坐息深深,萬法皆閑境會心。
    輕浪飐荷珠溜玉,晴曦穿竹翠籠金。
    岸頭舟楫入歸語,檻外菰蒲鳥去音。
    謾說陶車并謝屐,如如不動勝登臨。

    37 《題致爽軒詩》 宋·王邁

    明珠積斗滿金籯,時人逐臭如蒼蠅。
    公子一過掩其鼻,長物何足污吾清。
    蕊珠午夜鳴玉珂。
    一侯門下肩相摩。

    38 《挽吳靜軒》 宋·何夢桂

    手摩銘碣吊延陵,落日青山昨夢驚。
    狹世路危行卻曲,浮生事了去分明。
    竹林熠耀飛臺榭,石壁鉤辀叫冢塋。
    珠雁玉龍今在否,漆燈千古照佳城。

    39 《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 宋·項安世

    堂堂傃軒翁,學古無不探。
    詁訓尊六經,文章妙瞿曇。
    大兒號今是,思若春波涵。
    最長作千百,時用經訓參。

    40 《苕溪僧妙詢于其所居凈域開小軒楚僧舉季若為》 宋·王铚

    一性本為明,返為群物迷。
    境凈皆徑山,心清即苕溪。
    啟扉迥臨湖,湖寬覺天低。
    花木春艷艷,松竹涼凄凄。

    * 關于珠軒的詩詞 描寫珠軒的詩詞 帶有珠軒的詩詞 包含珠軒的古詩詞(2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