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玄白的詩詞(1260首)

    121 《方玄英故居》 宋·林景熙

    艤舟鸕鶿港,白云滿高原。
    借問玄英居,遺構無復存。
    精靈幾百載,山鬼憑幽昏。
    獨遺文字香,隱隱草樹根。

    122 《年逾古希須發并白惟眉玄如初》 宋·艾性夫

    種種閑愁先上眉,愁應白早不應遲。
    定知白了愁誰管,直到無愁是白時。

    123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 宋·方回

    霜凈天空心共遠,一縷游絲無可剪。
    欲識人間真道人,眼近紅塵念頭轉。
    歷歷落落一禿翁,取數過多邴曼容。
    從今教子為牧童,豈復敢望銘鼎鐘。
    閒朋冷友時相聚,方寸不無暗合處。
    谷神玄牝要深知,釣竿須拂珊瑚樹。

    124 《贈通玄觀道士竹鄉》 宋·黃庚

    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見桑田幾變更。
    云屋苔封燒藥灶,風林花落煮茶鐺。
    休糧剩有青松啖,卻老應無白發生。
    月滿竹鄉乘鶴去,欲邀子晉學吹笙。

    125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房玄齡》 宋·林同

    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
    佩父清白訓,為唐第一人。

    126 《頌十玄談》 宋·釋印肅

    塵塵,背覺勞生地獄因。
    鏡寫異形分皂白,合元一性自天真。

    127 《頌十玄談·一色》 宋·釋印肅

    鷺鶿立雪非同色,鏡裹色空誰間隔。
    不是青黃黑白紅,上下東西及南北。

    128 《頌十玄談·塵異》 宋·釋印肅

    濁者自濁清自清,一輪堅白不容塵。
    鏡中妍丑誰分別,水月融光爭法身。

    129 《頌十玄談·達本》 宋·釋印肅

    堪嗟去日顏如玉,常和白云空裹宿。
    千回萬匝只如然,寥寥獨唱無生曲。

    130 《頌十玄談·演教》 宋·釋印肅

    鶴樹終談理未玄,口中吐露白如蓮。
    一花五葉親分付,只恐眾生眼著攣。

    131 《看梅過玄墓山中二首(以下梅花什)》 明·王稚登

    人似梅花瘦,舟如蘭葉長。
    青山十畝白,流水一春香。
    種密人難入,開齊夜有光。
    苔枝容我折,野老不嗔狂。
    ¤

    132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133 《郊廟歌辭·讓皇帝廟樂章·奠幣》 唐·李舒

    惟帝時若,去而上仙。
    祀用商舞,樂備宮懸。
    白璧加薦,玄纁告虔。
    子孫拜后,承茲吉蠲。

    134 《橫吹曲辭·關山月》 唐·沈佺期

    漢月生遼海,曈曨出半暉。
    合昏玄兔郡,中夜白登圍。
    暈落關山迥,光含霜霰微。
    將軍聽曉角,戰馬欲南歸。

    135 《橫吹曲辭·關山月》 唐·長孫佐輔

    凄凄還切切,戍客多離別。
    何處最傷心,關山見秋月。
    關月竟如何,由來遠近過。
    始經玄兔塞,終繞白狼河。

    136 《相和歌辭·苦哉遠征人》 唐·鮑溶

    征人歌古曲,攜手上河梁。
    李陵死別處,杳杳玄冥鄉。
    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
    久行迷漢歷,三洗氈衣裳。

    137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 唐·杜甫

    南紀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
    蠻夷長老怨苦寒,昆侖天關凍應折。
    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

    138 《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樂府寫人贊頌

    139 《雜曲歌辭·行路難五首》 唐·貫休

    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
    到頭還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氣。
    大道冥冥不知處,那堪頓得羲和轡。

    初中古詩邊塞戰爭勵志

    140 《雜歌謠辭·漁父歌》 唐·李珣

    水接衡門十里馀,信船歸去臥看書。
    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

    * 關于玄白的詩詞 描寫玄白的詩詞 帶有玄白的詩詞 包含玄白的古詩詞(12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