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獨板的詩詞(105首)

    81 《和李公實郎中燕歌行》 宋·鄭剛中

    李侯氣爽常清涼,上奉慈親發垂霜。
    弟兄如鳳皆翱翔,秋吟胡為慘中腸。
    白云孤飛客他鄉,然此王事游有方。
    晏嫂老丑勝空房,我獨熊膽念莫忘。

    82 《游空山》 宋·王灼

    閱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馬緣山腹。
    古柏屹如蒼龍起,絕磴盤作長蛇曲。
    氣力已憊意未歇,市聲不到境尤肅。
    款門徑謁紫金像。

    83 《蔡子應郎中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獨秀聲名楚水東,妙年騰達俊游中。
    文昌寓直風云近,神武歸來猿鶴同。
    居士人非禪板寂,少微星暗寶函空。
    知心不必悲生死,欲向何方覓是翁。

    84 《次韻林褎然知縣留題筠莊因寄之二首》 宋·李彌遜

    何人著腳傍巖幽,好事無過竹務猷。
    妙語徑追盤谷序,輕舟獨信剡溪流。
    牛刀小試知多暇,鶴板遲來坐不謀。
    欲寄一行安否問,朔風羈雁正淹留。

    85 《次韻天寧通老見貽》 宋·李彌遜

    病馀真是獨醒人,還我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尋勝趣,齋盂禪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覓,猿鶴家風愿卜鄰。
    更有高人來著語,交游不怕白頭新。

    86 《長蘆次德茂韻》 宋·李流謙

    卷雪奇觀千丈瀾,詩情撩動未應慳。
    卻收浙右三年夢,仍對淮南數尺山。
    靴板隨人元自漫,田園覓去正須閒。
    風檣獨立看飛燕,家在孤云落照間。

    87 《王縣尉挽詞》 宋·樓鑰

    干蠱恢才刃,誰能貨殖私。
    人皆競毫發,我獨破藩籬。
    風雨空殘夢,池臺愴昔時。
    板輿臨穴處,行道亦興悲。

    88 《湘口》 宋·徐照

    廟前物景非人世,獨獨來看路逕遙。
    船板鷺行乾有跡,菊花鹿踐曲生苗。
    合流水急聲難盡,過片云輕色易銷。
    黃葉未成傷遠思,西風先向客衣飄。

    89 《和劉后村雜興》 宋·胡仲弓

    避俗常關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
    臨流且賦觀魚樂,憂國何消捋虎危。
    自許丹心長戀闕,獨憐萬戶未逢時。
    割雞為黍尋常事,客至休言子為誰。

    90 《次韻賦海棠》 宋·胡仲弓

    萬樹嫣紅壓錦城,此花宜雨又宜晴。
    睡中銀燭層層照,醉后朱唇暈暈輕。
    攜酒獨來蘇學士,逸詩笑殺杜先生。
    雪兒檀板休教唱,見說嬌羞不而驚。

    91 《由京買航還武康夜泊中途因醉曉還邑中摭實有》 宋·董嗣杲

    上船且偃臥,月出攬衣起。
    周覽郊原曠,肆毒暑未已。
    河漢水色凈,身寄圖畫里。
    幽情苦跋涉,未克安所止。

    92 《泊楊港》 宋·董嗣杲

    龍華寺北板橋平,幾戶淮民結屋成。
    屢向封疆窺版籍,獨游淮海陋功名。
    去年過此曾尋勝,今日逢人似隔生。
    懷抱激昂無可制,埋篷心折聽江聲。

    93 《祝英臺 詠骷髏》 元·王哲

    無事閑行郊野過。
    見棺函板破。
    里頭白白一骷髏。
    獨瀟灑愁愁。
    為甚因緣當路臥。
    往來人誹謗,在生昧昧了真修。
    這回卻休休。

    94 《剝啄行》 當代·錢鐘書

    到門剝啄過客誰,遽集於此何從來。
    具陳薄海苦鋒鏑,大力者為蒼生哀。
    舊邦更始得新命,如龍虎起風云隨。
    因馀梁益獨隅負,恃天險敢天心違。

    95 《看澗水自警》 宋·張镃

    昔往靈隱山,寺前貪看水。
    木陰鑒暉彩,泓渟絕塵滓。
    游鯈慣餅餌,敲欄聚如蟻。
    坐玩豈不佳,直須波浪起。

    96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明·李東陽

    我馬西行東客歸,歸心落日爭分飛。
    長安城中一掌地,顛倒鞭鞚隨裳衣。
    君時別向中書宅,兩日吾門斷雙屐。
    寧知此厄忽相遭,怪事驚從武昌得。

    97 《同師道弟奉親游延平鳳山》 宋·陳宓

    我來一載強,再覿鳳山面。
    時當秋末垂,群木尚蔥倩。
    卓彼鸞停姿,清流潔于練。
    照影眩其儀,世治乃一見。

    98 《覽古五首》 宋·方回

    賢者儻畏死,世論終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誅妖兇。
    荊舒底奸鬼。
    廟食丘軻同。

    99 《挽艮巖梅府卿》 宋·方回

    往事括囊坤,元魁罪忍論。
    咸淳君蔑有,德佑國能存。
    委曲都司筆,侵尋亞從門。
    惟公獨不肯,用板倒桓溫。

    100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 關于獨板的詩詞 描寫獨板的詩詞 帶有獨板的詩詞 包含獨板的古詩詞(1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