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牧身的詩詞(239首)

    221 《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 宋·陳文蔚

    先師紫陽翁,雅愛窮幽微。
    前賢有遺跡,所至皆發揮。
    千古廬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實經始,必藏啟天機。

    222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223 《題朱仲華百牛圖》 宋·方回

    以棟梁成廈屋,萬牛不足。
    以耒耜命巾車,一牛有余。
    畫師幻此沮洳澤,若牯{牯古換孛}犢輩且百。
    太平村落豐年秋,只欠耳邊聞晚笛。
    老身元是牧牛兒,憑誰寫作劉凝之。

    224 《上饒周君夢至梅花洞吟日我家本住晦花洞一陣》 宋·方回

    帝敕王家專管竹,子猷高風誰可續。
    西州間生文與可,后來特判筼筜谷。
    帝敕陶家專管菊,千載淵明一影獨。
    分司旁出可無人,醉插齊山容杜牧。

    225 《和詩守豐年行》 宋·郭印

    園林搖落露寒梢,秋成穰穰彌四郊。
    千里播種無不毛,妻兒溫飽忘啼號。
    馀粒施及禽與猱,有田寧復棄而逃。
    太守牧民如牧馬,宣化承流王澤下。

    226 《劉誼夫見寄云溪之什用前韻》 宋·郭印

    身墮樊籠里,心游浦溆邊。
    晚風傳牧笛,落日漾漁船。
    山接無窮樹,江連不盡天。
    憑誰圖此景,彷佛似斜川。

    227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桓沖》 宋·林同

    不辭身作質,只為母須羊。
    此日江州牧,當年買德郎。

    228 《別劉寺簿子澄赴州倅》 宋·彭龜年

    新蟬鳴高柳,輕鷗弄晴川。
    浮家作遠游,觴熱豈所便。
    武昌古都會,形勝兩國肩。
    貔貅雜民居,烽火照敵邊。

    229 《和張原齋見寄》 宋·丘葵

    昔磨鐵硯已成空,今掉孤舟作釣翁。
    百丈依依牽夜月,一絲裊裊弄秋風。
    夢回牧笛樵歌裹,身寄鷗沙犢草中。
    獨把新詩輕萬戶,故人相問有張公。

    230 《舜待者以拙自處請語為警》 宋·釋紹曇

    大地人求巧,子獨全其拙。
    吃飯倒把匙,刺眼翻著襪。
    只知困守株,不愁飛辯月。
    天真未解分,混沌一團鐵。

    231 《晚步》 宋·釋文珦

    竹杖芒鞋晚步遲,為貪山水有清暉。
    棲鴉已帶殘陽去,牧豎遙穿薄靄歸。
    可保禪身終放浪,從教塵世名脂韋。
    閒中自有無窮樂,敢道麻衣勝錦衣。

    232 《古墓》 宋·釋文珦

    不知何代公侯墓,酹壇欹傾牧兒聚。
    凄涼翁仲滿身苔,獨對寒松泣秋雨。

    233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相無相分第九》 宋·釋印肅

    牧童真可樂,摘草吹畫角。
    撒手撫牛身,鼻孔難措索。

    234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虛空借得作身,萬象相隨為伴。
    縱橫人道十成,點檢誰知一半。
    看看青山崢嶸,白云零亂。
    里許牧童歸未歸,鐵牛一掣金繩斷。

    235 《小師智臨禪客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云石雪松,歲寒之友從;曉月霜鐘,清白之音容。
    自樂也村歌社舞,平懷也牧笛歸農。

    236 《秋田小立》 宋·宋伯仁

    兩間茅屋是誰家,淺水汀洲舞荻花。
    牧笛數聲紅日晚,自慚身世客天涯。

    237 《贈大猷》 宋·王洋

    棲遲下國傷蹉跎,更生父子交琢磨。
    雀羅門外賓客省,三膻堂中經史多。
    菑川起奉太常策,風雅先入光祿科。
    人間盛事有如此,東平江夏今如何。

    238 《九日》 宋·楊公遠

    造化推移秋意深,安排景物逐時新。
    又逢九日寒花節,不覺三年逆旅身。
    烏帽戀頭渾忤俗,白衣送酒竟無人。
    翻思杜牧牛山句,誰解清吟繼后塵。

    239 《再游石壁寺》 宋·于石

    曾為石壁游,更借僧房宿。
    樓閣倚林腰,溪山醒塵目。
    敲門尋舊僧,清響應林谷。
    老僧不厭客,分我云半屋。

    * 關于牧身的詩詞 描寫牧身的詩詞 帶有牧身的詩詞 包含牧身的古詩詞(2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