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牡丹 牡丹的詩詞(616首)

    521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安正堂觀牡丹》 宋·強至

    獨王花天晚自開,群芳臣妾漫爭媒。
    金刀幾度裁云葉,玉席多情向斗魁。
    檀口似迎遲日笑,香心肯逐疾風頹。
    相君造化春工手,寫入新詩意更瑰。

    522 《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走筆戲和之》 宋·張栻

    綠葉滿園風雨余,君家花事嶺中無。
    眼明見此復三嘆,京洛名園憶上腴。

    523 《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走筆戲和之》 宋·張栻

    報答春光須著語,年來老我不能奇。
    風前娟好有余態,未必此花如此詩。

    524 《打剝牡丹》 宋·李新

    大芽如繭肥,小芽瘦如錐。
    我今取去無厚薄,不欲氣本多支離。
    綠尖墮地那復數,存者屹立珊瑚枝。
    姚黃魏紫各王后,肯許闒冗相追隨。

    525 《次趙繼公得未開牡丹之什》 宋·李新

    洛陽二月三月春,車輪馬足飄香塵。
    金錢散盡花不見,買得桃李猶非真。

    526 《送牡丹與趙元思》 宋·李新

    只許青松約歲寒,姚黃魏紫偶盈盤。
    晨妝休插無鹽鬢,送與文君卷帳看。

    527 《牡丹》 宋·鄭剛中

    既全國色與天香,底用家人紫共黃。
    卻喜騷人稱第一,至今喚作百花王。

    528 《趙知監惠牡丹二首》 宋·鄭剛中

    遠沖嵐霧香如故,再照春陽色轉紅。
    親手滿瓶添凈水,一時回獻梵王宮。

    529 《同坐客賦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宋·李彌遜

    品題芳事有春工,姚魏風流勝淺紅。
    莫傍沉香亭北看,只宜卮酒對山翁。

    530 《同坐客賦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宋·李彌遜

    珊瑚碧樹小明月,散憑借間無盡香。
    伏雨闌風常不惜,為君高處踞胡床。

    531 《同坐客賦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宋·李彌遜

    胭脂著雨弄馀妍,力挽人暉上舞筵。
    誰道卷紗紅映內,杜陵正欲補遺篇。

    532 《再用粹中韻各賦牡丹梅花二首》 宋·李彌遜

    曾倚沉香作好妝,竹籬茅屋肯深藏。
    天寒翠袖留空谷,歲晚長眉閉上陽。
    投轄尚能來好事,著鞭應恐并馀芳。
    廣平賦罷詩肩瘦,不為梅花惱石腸。

    533 《再用粹中韻各賦牡丹梅花二首》 宋·李彌遜

    寒花入眼亂紛紛,高臥袁安雪塞門。
    春透交枝才照座,風搖斷萼已飄村。
    返魂香細寧辭折,自暖杯深不待溫。
    為約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誰論。

    534 《過魯公觀牡丹戲成小詩呈席上諸公》 宋·李彌遜

    昨日花間風送雨,淚眼凝愁暗無語。
    今日花間天色明,向人艷冶百媚生。
    雨中多思晴亦好,日日看花被藥惱。
    人間絕色比者誰,漢宮飛燕開元妃。

    535 《赴宣卿牡丹之集和奇父二首》 宋·胡寅

    勝業看花暖正繁,玉仙洪福且休論。
    初筵愛客尊俱盡,落筆成詩水共翻。
    京洛追游真似夢,風光流轉絕無言。
    武林亦有西池否,安得姚黃奉至尊。

    536 《同韓子東賞牡丹》 宋·李石

    嗚嗚曉角春風送,日日官身隨鳥動。
    但知敲傍負佳辰,縱有芳菲難入夢。
    起尋北郭新雨后,愁見西山含雪凍。
    茅茨雖暖豈宜花,笑我此行真鑿空。

    537 《同鄧使君賞雙頭牡丹》 宋·李石

    兼金必貴雙,玨玉不獨只。
    嫣然彼叢生,佳處亦求匹。
    沙寒水成練,雪洞山立壁。
    春回小洛陽,淑氣自融液。

    538 《陪韓守劉村看牡丹》 宋·李石

    洛陽舊譜隔芳園,姚魏尋香作返魂。
    端為名花肯迂路,定知春色落深村。
    日中半醉如含恨,雨后幽姿未忍言。
    上怨分明有余地,野芹何獨溯金門。

    539 《有以狀元紅牡丹見遺戲作一絕》 宋·李流謙

    含笑婭然燦曉霞,龍頭一種絕諸家。
    東風有意憐枯卉,乞與佳名不乞花。

    540 《和鞏宰送牡丹三首》 宋·姜特立

    香泥筠籠遠擎來,曾向河陽縣里開。
    堪笑杜陵何短拙,卻憑蕭八覓桃栽。

    * 關于牡丹 牡丹的詩詞 描寫牡丹 牡丹的詩詞 帶有牡丹 牡丹的詩詞 包含牡丹 牡丹的古詩詞(6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