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丹字的成語 (40個)
-
1
白發丹心
- 成語拼音:
- bái fà dān xīn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誠之心。形容年邁蒼老,仍然懷有一顆赤誠之心。
- 成語出處:
- 《漢書 蘇武傳》記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還,須發皆白的故事。
-
2
碧血丹心
- 成語拼音:
- bì xuè dān xīn
- 成語解釋:
- 碧血:血化為碧玉;后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滿腔熱血;無限忠誠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
3
唇如激丹
- 成語拼音:
- chún rú jī dān
- 成語解釋:
- 激丹:鮮明的紅色。形容嘴唇紅潤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而名曰盜跖。”
-
4
丹鳳朝陽
- 成語拼音:
- dān fèng cháo y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賢才逢明時。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5
丹黃甲乙
- 成語拼音:
- dān huáng jiǎ yǐ
- 成語解釋:
- 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句讀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儼然丹黃甲乙,衡加于經傳,不已傎乎!”
-
6
丹青不渝
- 成語拼音:
- dān qīng bù yú
- 成語解釋:
-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料,不易褪色。始終不渝,光明顯著。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
7
丹鉛甲乙
- 成語拼音:
- dān qiān jiǎ yǐ
- 成語解釋:
- 見“丹黃甲乙”。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序》:“千子慨然憫之,取一代之文,丹鉛甲乙,辨其黑白。”
-
8
丹青妙手
- 成語拼音: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成語解釋:
- 善于運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兩種可制顏料的礦砂;后泛指繪畫的顏色)。多指國畫大師。
- 成語出處:
-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
9
丹漆隨夢
- 成語拼音:
- dān qī suí mèng
- 成語解釋: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齒在逾立,則嘗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后以“丹漆隨夢”指追隨前哲。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齒在逾立,則嘗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
-
10
丹書白馬
- 成語拼音:
- dān shū bái mǎ
- 成語解釋:
-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后人稱為“丹書白馬”。
- 成語出處:
-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顏師古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為盟也。”
-
11
丹書鐵契
- 成語拼音:
- dān shū tiě qì
- 成語解釋:
-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 成語出處:
- 《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
12
丹書鐵券
- 成語拼音:
- dān shū tiě quàn
- 成語解釋:
-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
13
丹心碧血
- 成語拼音:
- dān xīn bì xuè
- 成語解釋:
- 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贊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 成語出處:
- 《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元·鄭元祐《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
14
丹心赤忱
- 成語拼音:
- dān xīn chì chén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心;赤忱:真誠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誠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廣大讀者愛護支持的文化堡壘》:“勞瘁心力,忍饑耐寒,對于國內外讀者竭誠服務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結而成的!”
-
15
丹楹刻桷
- 成語拼音:
- dān yíng kè jué
- 成語解釋:
-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紅色,椽子雕著花紋。形容建筑精巧華麗。
- 成語出處:
-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丹桓宮楹。”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禮也。”
-
16
浮翠流丹
- 成語拼音:
- fú cuì liú dān
- 成語解釋:
- 翠:青綠色。丹:朱紅色。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安隱寺修鐘樓疏》:“浮翠流丹,倘復還于巨麗;撞昏擊曉,實大警于沉冥。”
-
17
飛閣流丹
- 成語拼音:
- fēi gé liú dān
- 成語解釋:
- 飛閣:架空建造的閣道;流丹:彩飾的漆鮮艷欲流。凌空建造的閣道涂有鮮艷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麗。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滕王閣序》:“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
18
好丹非素
- 成語拼音:
- hào dān fēi sù
- 成語解釋:
- 愛好紅色,反對白色。比喻對事物有偏見。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江淹《雜體》詩序:“至于代之諸賢,各滯所迷,莫不論甘則忌辛,好丹則非素。”
-
19
金丹換骨
- 成語拼音:
- jīn dān huàn gǔ
- 成語解釋:
- 喻詩人創作進入了造詣極深的頓悟境界。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夜吟》詩:“六十余年妄學詩,工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錢仲聯校注:“金丹換骨云者,蓋以喻學詩工夫由漸修而入頓悟之境界。”
-
20
靈丹妙藥
- 成語拼音:
- líng dān miào yào
- 成語解釋:
- 丹:按藥方制成的顆粒狀或粉末狀的中藥;或是精煉的成藥;靈丹:靈驗;妙:指有特殊效力。能醫治百病的靈驗有效的藥。比喻能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靈丹妙藥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蔥。”
* 丹的成語,帶丹字的成語,包含丹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