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山城晚,猿鳴江樹秋。紅林架落照,青峽送歸流。歸流赴淮海,征帆下揚州。族父江陽令,盛業繼前修。
漢陽云樹清無極,蜀國風煙思不堪。莫怪別君偏有淚,十年曾事晉征南。
登高寫景思鄉
春去尚堪尋,莫恨老來難卻。且趁禁煙百七,醉殘英余萼。坐間玉潤賦妍辭,情語見真樂。引滿癭杯竹箋,勝黃金鑿落。
戈甲何為盛,田園已就荒。僅能移北阜,未暇隱東墻。寂寞交親遠,漂零道路長。歸心隨斷雁,離思感垂楊。
元佑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為多。功名身後無瑕點,孝友生知不琢磨。
平生治獄有陰功,忠孝臨民父母同。贛上樵夫談卓令,宣城老吏識于公。
三晉山河數十州,頻年水旱不能秋。我公出把司農節,粟麥還于地上流。
更生苦訟石中書,宰掾非人欲引裾。兩猾論兵幾敗國,同時御史更誰如。
曾發公家鉅萬錢,溝中襁褓卻生全。三齊水後皆禾稼,不殺耕牛更可傳。
晉地無戎臥賊曹,民兵賜笏解弓刀。六年講武儒冠在,不踏金門著戰袍。
軍容百萬轉風雷,獨料王師不戰摧。三篋飛書公對獄,元豐天子照奸回。
隴上千山漢節回,掃除民蜮不為災。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
廊廟從來不在邊,黃扉青瑣慶登賢。除書未試回天筆,何意佳城到馬前。
榮祿常思澤九宗,山摧梁壞并成空。百年遺恨誰昭洗,他日諸郎有父風。
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少小看飛騰,中年嗟遠屏。風撼鶺鴒枝,波寒鴻雁影。天不椓斯文,俱來集臺省。
治亂興衰甚可嗟,徒憐水調訴榮華。開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隆乾手澤稀疏甚,數帖恓其在水南。但看吾翁貽歙石,固應之子餉端巖。丁寧后裔藏為好,羞愧先民寶不貪。自笑老猶耽筆硯,少年莫也肯同參。
怪得青腰稍霽威,卻應緹室報飛灰。搖風柳帶緣冰重,破凍溪流與岸回。群盜傳聞湖外去,愁云準擬歲前開。玉盤絲菜仿蕭索,賴有詩筒日往來。
對雪酬春付酒杯,兵余真似復然灰。路通千里傳書去,人喜三軍破賊回。梅萼封檀香未徹,湖聲撞玉凍初開。疏籬敗屋休興嘆,幸事群兇不再來。
穿江慨奉守,瞻岷懷子長。成書著不刊,明德益難忘。千載志尚友,百進而職勸相。每負伐檀恥,欲期盡心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