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愛憎的詩詞(164首)

    81 《朝中措》 宋·朱敦儒

    先生筇杖是生涯。
    挑月更擔花。
    把住都無憎愛,放行總是煙霞。
    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
    恰似黃鸝無定,不知飛到誰家。

    抒懷女子

    82 《漁家傲》 宋·凈端

    浪靜西溪澄似練。
    片帆高掛乘風便。
    始向波心通一線。
    群魚見。
    當頭誰敢先吞咽。
    閃爍錦鱗如閃電。
    靈光今古應無變。
    愛是憎非都已遣。
    回頭轉。
    一輪明月升蒼弁。

    詠物梅花寫人

    83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太行有盤谷,隱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則聲名利澤,不遇采山釣水,何似兩俱忘。
    誰解盤中趣,與酒為歌章。
    問何如,盤之樂,樂無央。

    84 《襄王不許請隧》 先秦·佚名

    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
    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
    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禍災於周室,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愛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觀止勸告寓理

    85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86 《尚德緩刑書》 兩漢·路溫舒

    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
    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其辭曰:“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
    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

    古文觀止諷刺

    87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懼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
    將有介于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8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89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90 《緣識》 宋·宋太宗

    從小莫顛謏,長大始成人。
    經史須勤學,然可待尊親。
    勿談他已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見者生欽羨。

    91 《金溪寺梅花》 宋·趙汝愚

    金溪有梅花矗矗,平生愛之看不足。
    故人愛我如愛梅,來共寒窗伴幽獨。
    紛紛俗子何足云,眼看桃李醉紅裙。
    酒狂耳熱仰天笑,不特惡我仍憎君。
    但令梅花繞僧屋,梅里扶疏萬竿竹。
    相逢歲晚兩依依,故人冰清我如玉。

    92 《滿庭芳·體掛云衣》 元·劉處玄

    體掛云衣,身如布素,應為莫厭清貧。
    道無形象,大悟里頭真。
    憎愛心無有德,俱贊美、歸順良因。
    洪禧至,閑看法教,松竹每為鄰。

    93 《驀山溪·王徐道友》 元·劉處玄

    王徐道友,今日重相別。
    甚日再相逢,到來歲、新秋重歇。
    一年一到,百載幾番來,且暫坐,意休忙,烏兔生還滅。
    人間寵辱,辱似圓光缺。

    94 《漢炳丹山晚進知學以來嘗於文字中敬識先生矣》 宋·樊漢炳

    披露已諧平日志,開云須信大賢能。
    只馀天道終堪倚,不問人間愛與憎。

    95 《次花翁覽鏡韻》 宋·劉元茂

    世事磨礲石退棱,此心何愛復何憎。
    門因候客時時掃,樓為看山日日登。
    分粟可留巢樹鶴,種蔬堪供在家僧。
    形容每笑臨清鏡,相對骎骎作老朋。

    96 《頌古三十二首》 宋·釋明辯

    冤憎會苦,愛別離苦。
    鈍置瞿曇,一場莽鹵。

    97 《有感》 宋·袁說友

    萬事緣憎愛,孤衷只惷愚。
    歸與乖俗好,老矣誤時須。
    舉世沖霄鵠,何人濫吹竽。
    窮通一不問,無復鬼揶揄。

    98 《直州》 宋·趙汝譡

    時潦匯眾川,朝暾耀中洲。
    岸回拿音急,水抱禪宇幽。
    竹樹相覆帶,云沙更蕩浮。
    估船發波發,漁艇沿潭游。

    99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100 《長門怨》 明·鄒亮

    寵極愛憐初,憎生妒忌余。
    隔花聞鳳吹,卷幔望鸞輿。
    夜月閑金屋,秋塵暗綺疏。
    悲愁誰解賦,惟有馬相如。

    * 關于愛憎的詩詞 描寫愛憎的詩詞 帶有愛憎的詩詞 包含愛憎的古詩詞(1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