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煮湯的詩詞(88首)

    21 《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嘗賦此坐間成四韻》 宋·周必大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22 《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 宋·鄭剛中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評品坐粗烈,不在沈水倫。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氳。
    瓦甑鋪柚蕊,沸鼎騰湯云。

    23 《題湯郎中玉峽》 宋·方岳

    平擘蒼崖破,晴空雪溜湍。
    雙湫嵐氣重,一派雨聲寒。
    自有云相伴,只消僧共看。
    括芽春可煮,移鼎對巑屼。

    24 《贈吳官》 唐·王維

    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御暑。
    空搖白團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
    江鄉鯖鲊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
    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

    25 《江南遇天寶樂叟》 唐·白居易

    白頭病叟泣且言,祿山未亂入梨園。
    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
    是時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2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27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28 《寄懷楚和尚二首》 唐·貫休

    吾師師子兒,而復貌瑰奇。
    何得文明代,不為王者師。
    鐵盂湯雪早,石炭煮茶遲。
    謾有參尋意,因循到亂時。

    29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0 《滿庭芳》 宋·張耒

    裂楮裁筠,虛明瀟灑,制成方丈屠蘇。
    草團蒲坐,中置一山爐。
    拙似春林鳩宿,易于□、秋野享居。
    誰相對,時煩孟婦,石鼎煮寒蔬。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讀書哲理

    31 《謁金門(和韻賦茶)》 宋·吳潛

    湯怕老,緩煮龍芽鳳草。
    七碗徐徐撐腹了。
    盧家詩興渺。
    君豈荊溪路杳,我已涇川夢繞。
    酒興茶酣人語悄。
    莫教雞聒曉。

    32 《冬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藥繞江郊。
    霜風搗盡千林葉,閑倚筇枝數鸛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過門走馬何官職,側帽籠鞭戰北風!

    田園冬天寫雪

    33 《得雷太簡自制蒙頂茶》 宋·梅堯臣

    陸羽舊茶經,一意重蒙頂。
    比來唯建溪,團片敵金餅。
    顧渚及陽羨,又復下越茗。
    近來江國人,鷹爪夸雙井。

    小學古詩初中古詩寫景山水鄉村生活哲理

    34 《赤日炎炎似火燒》 宋·宋無名氏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35 《湖中蜆蚌甚佳村婦調羹名曰水菜余珍嗜之作水》 宋·孫銳

    春風一夜浪花起,大蚌小蚌浮江沚。
    漁蓑撒網唶嚄音,滿載論斗不論斤。
    寄語庖廚煮白湯,脫殼擊肉和椒漿。
    爛蒸鮮美波臣選,傾壺潑麵供早膳。

    36 《服椒法歌》 宋·陳曄

    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訣。
    年過九十余,貌不類期耋。
    再拜而請之,忻然為我說。
    蜀椒貳斤凈,解鹽六兩潔。

    37 《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元·梵琦

    聽說娑婆無量苦。
    為君一一分明舉。
    風俗淫邪人跋扈。
    多囹圄。
    命終未免沉冥府。
    檢點惡名看罪簿。
    因茲惹起閻羅怒。
    爐炭鑊湯燒又煮。
    爭容汝。
    自家作業非人與。

    38 《賦羅漢果》 宋·林用中

    團團碩果自流黃,羅漢芳名托上方。
    寄語山僧留待客,多些滋味煮成湯。

    39 《頌古四十四首》 宋·釋法泰

    膠投漆,水和乳,一卷一舒,全賓全主。
    誰言不落青黃,就中要人道取。
    誰道取,分付鑊湯,熟蒸爛煮。

    40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 關于煮湯的詩詞 描寫煮湯的詩詞 帶有煮湯的詩詞 包含煮湯的古詩詞(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