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然納的詩詞(247首)

    21 《延慶寺會景純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納涼同觀建鄴》 宋·曾鞏

    禪方壽丘山,平昔宋公宅。
    好風吹雨來,暑氣一蕩滌。
    我與二三友,歡言同幾席。
    神清軼埃壒,趣合盡肝膈。

    22 《四月二十日與客來城南積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 宋·張栻

    澤國盛梅雨,漲潦彌兩涘。
    常時侵溢患,乃復到城市。
    納湖迫西闉,沖突固其于。
    今年筑堤防,楗石細積累。

    23 《邢兄招納涼大善以醉眠不及往大篇見嘲一筆走》 宋·蘇泂

    昨宵予不飲,月下看風生。
    不飲竟大奇,識此風月清。
    今宵予醉狂,醉眼仍看月。
    月落猶未醒,思與枕簟歇。

    24 《送右史納官還鄉》 宋·項安世

    去國無庸似葉輕,丈夫故忍此收名。
    遲遲自罄臣心力,戀戀猶貪主圣明。
    正爾釣絲江上去,依然羽扇篋中情。
    平生詎作求田學,要與君王佐治平。

    25 《納涼》 宋·章甫

    大熱金石流,日色赤可畏。
    鄙夫先多病,喘息僅存氣。
    飲冰不救渴,膚汗那容睡。
    秋風幾時來,不問黑貂敝。

    26 《龜山寺納涼呈宗衍師》 宋·孔武仲

    寶洞然香罷,山堂問話中。
    日將秋共淡,心與境渾空。
    彈指看浮世,披襟納遠風。
    因知宴坐者,白首樂無窮。

    27 《納涼》 宋·陳宓

    佇立金明候,清宵意豁然。
    暑風猶襲燕,秋意已通蟬。
    竹徑不知夏,洼尊別有天。
    吾曹能辦此,不愧晉林賢。

    28 《月夜納涼》 宋·于石

    天地空無半點塵,翛然池館浸虛明。
    幾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懷水共清。
    風定波搖晴樹影,魚翻露瀉翠荷聲。
    炎涼圓缺須臾事,我獨於斯感世情。

    29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30 《詠史四首》 唐·盧照鄰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
    髡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
    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31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遙樓》 唐·宋之問

    晦節高樓望,山川一半春。
    意隨蓂葉盡,愁共柳條新。
    投刺登龍日,開懷納鳥晨。
    兀然心似醉,不覺有吾身。

    32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33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唐·李白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對。
    我行倦過之,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水陸相控帶。
    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

    婉約寫景女子孤獨相思

    34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唐·李白

    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道成本欲去,揮手凌蒼蒼。
    時來不關人,談笑游軒皇。
    獻納少成事,歸休辭建章。

    35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唐·李白

    王屋山人魏萬,云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
    乘興游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
    后于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36 《金門答蘇秀才》 唐·李白

    君還石門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折芳愧遙憶,永路當日勖。
    遠見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隱居

    37 《灃上西齋寄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齋作)》 唐·韋應物

    絕岸臨西野,曠然塵事遙。
    清川下邐迤,茅棟上岧峣.
    玩月愛佳夕,望山屬清朝。
    俯砌視歸翼,開襟納遠飆。

    婉約女子惜春柳樹

    38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 唐·高適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靈。
    出身侍丹墀,舉翮凌青冥。
    當昔皇運否,人神俱未寧。
    諫官莫敢議,酷吏方專刑。

    39 《登廣陵棲靈寺塔》 唐·高適

    淮南富登臨,茲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憑虛納天籟。
    迥然碧海西,獨立飛鳥外。
    始知高興盡,適與賞心會。

    懷人思念傷感

    40 《別李義》 唐·杜甫

    神堯十八子,十七王其門。
    道國洎舒國,督唯親弟昆。
    中外貴賤殊,余亦忝諸孫。
    丈人嗣三葉,之子白玉溫。

    * 關于然納的詩詞 描寫然納的詩詞 帶有然納的詩詞 包含然納的古詩詞(2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