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焚書的詩詞(467首)

    1 焚書坑》 唐·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詠史懷古敘事議論諷刺

    2 《觀山燈獻徐尚書》 唐·溫庭皓

    一峰當勝地,萬點照嚴城。
    勢異昆岡發,光疑玄圃生。
    焚書翻見字,舉燧不招兵。
    況遇新春夜,何勞秉燭行。

    3 《觀山燈獻徐尚書》 唐·溫庭皓

    一峰當勝地,萬點照嚴城。
    勢異昆岡發,光疑玄圃生。
    焚書翻見字,舉燧不招兵。
    況遇新春夜,何勞秉燭行。

    4 《觀山燈獻徐尚書》 唐·溫庭皓

    一峰當勝地,萬點照嚴城。
    勢異昆岡發,光疑玄圃生。
    焚書翻見字,舉燧不招兵。
    況遇新春夜,何勞秉燭行。

    5 焚書坑》 唐·羅隱

    千載遺蹤一窖塵,路傍耕者亦傷神。
    祖龍算事渾乖角,將謂詩書活得人。

    6 《始皇》 宋·于石

    萬世綱常具六經,天應未遽喪斯文。
    焚書欲滅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7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唐·元稹

    鄭驛騎翩翩,丘門子弟賢。
    文翁開學日,正禮騁途年。
    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
    趨風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8 《贈別石首尉胡廷直》 宋·曾豐

    士之所忌忌無末,吾已與交不輕絕。
    士之所貴貴有初,吾未與交不輕結。
    歲在戊申五月間,中都始識胡廷直。
    經史子集蟠屈胸,甲兵錢谷瀾翻舌。

    9 《幸秦始皇陵》 唐·李顯

    眷言君失德,驪邑想秦馀。
    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
    阿房久已滅,閣道遂成墟。
    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10 《象》 唐·李嶠

    郁林開郡畢,維揚作貢初。
    萬推方演夢,惠子正焚書
    執燧奔吳戰,量舟入魏墟。
    六牙行致遠,千葉奉高居。

    11 《象》 唐·李嶠

    郁林開郡畢,維揚作貢初。
    萬推方演夢,惠子正焚書
    執燧奔吳戰,量舟入魏墟。
    六牙行致遠,千葉奉高居。

    12 《咸陽覽古》 唐·沈佺期

    咸陽秦帝居,千載坐盈虛。
    版筑林光盡,壇場霤聽疏。
    野橋疑望日,山火類焚書
    唯有驪峰在,空聞厚葬馀。

    詠史諷喻

    13 《咸陽》 宋·劉棐

    玉殿珠樓二世中,楚人一炬逐煙空。
    卻緣火是秦人火。
    只與焚書一樣紅。

    14 《許希》 宋·顏太初

    京城名利涂,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后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蘊蓄何瑰奇。

    15 《登鵝鼻山至絕頂訪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 宋·陸游

    街頭旋買雙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惡。
    蒼崖無罅竹鞭逸,崩石欲墜松根絡。
    憑高開豁快送目,歷險崎嶇危著腳。
    川云忽起兩蛟舞,瀑水高吹萬珠落。

    16 《有感(七首)》 明·劉基

    焚書千古訝嬴秦,逃難茫茫走縉紳。
    尚憶商山近京洛,白頭容得采芝人。

    17 《挽趙丞相汝愚》 宋·趙蕃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顯端能殺望之。
    未到浯溪讀唐頌,已留沖岳伴相累。
    生前免見焚書禍,死后重刊黨籍碑。
    滿地蒺藜誰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辭。

    18 《感古十首》 宋·胡仲弓

    商君金徙木,趙高鹿為馬。
    徒欲取民信,疑心隨解瓦。
    罔民適自欺,何以刑天下。
    四維已滅亡,命脈存已寡。
    焚書火咸陽,斯言信非假。

    19 《澤國幽居夏日雜題》 宋·釋文珦

    為得近樵漁,來尋此地居。
    省交長閉戶,耽靜欲焚書
    自愛心清淡,人嫌禮貌疎。
    徑荒從草沒,衰懶不能除。

    20 《端居》 宋·釋文珦

    為得近樵漁,閒尋此地居。
    省交長閉戶,耽靜欲焚書
    自愛心情澹,人嫌禮貌疎。
    徑從荒草沒,衰懶不能除。

    * 關于焚書的詩詞 描寫焚書的詩詞 帶有焚書的詩詞 包含焚書的古詩詞(4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