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燒心的詩詞(597首)

    341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342 《句》 宋·李畋

    沃心甘蔗冷,燒眼刺桐繁。

    343 《次韻胡少瀹題梁王山蟠松詩》 宋·劉倓

    長松上捎日月宮,昂霄聳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臥云巘,有時見夢十八公。
    汗顏血指,那知大匠自有體。
    斬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聾。

    344 《滿江紅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門,有感》 宋·陸文圭

    試檢春光,都不在、槿籬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鴉啼枯木。
    黃染菜花無意緒,青描柳葉渾粗俗。
    憶繁華、不似少年游,傷心目。

    345 《贈白云道人》 宋·潘玙

    白云堆里縛茅廬,活計無多樂有余。
    午灶旋添燒藥火,夜檠頻勘養生書。
    門無過客常籠鶴,園鑿新池學釣魚。
    身遠利名心似水,夢閑時復到華胥。

    346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347 《送文光上人西游》 宋·釋行肇

    高木墜殘葉,關河入遠心。
    嵩游忘楚夢,華近識秦音。
    塔古懸圖識,碑荒背燒尋。
    幾思興替事,獨上灞陵吟。

    348 《山居詩》 宋·釋延壽

    抱術澄神蘊道光,石爐閑爇六時香。
    曳空橫野云和靜,逗石穿崖水自忙。
    晚圃雨來葵葉嫩,晴皮燒后蕨苗長。
    一心包盡乾坤內,莫把閑文更度量。

    349 《答劉學士》 宋·舒雅

    往歲別京畿,棲山與眾違。
    君心似松柏,雁足寄珠璣。
    學道情難篤,燒丹力尚微。
    云中雞犬在,只候主人歸。

    350 《金山》 宋·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351 《黃山聽琴》 宋·文天祐

    歲晏抱琴入室處,榾柮燒殘聽風雨。
    有客五弦彈太古,掃空恩怨不兒女。
    污樽抔飲擊土鼓,如與羲軒相對語。
    又如重華坐舜皋,萬物長養不苦窳。
    聞君澹然太古音,感君悠悠太古心。
    古心古音誰能識,應向松濤處處尋。

    352 《曹娥墓》 宋·翁逢龍

    何朝無朽骨,此地尚清陰。
    冢上獨根樹,江邊孤女心。
    化錢燒石燥,落葉漬泥深。
    長有英靈在,風平煙浪沉。

    353 《和趙簿題席麻林居士小隱四韻》 宋·五邁

    棋聲響蒼石,茶灶燒枯松。
    故人惠然來,風竹為先容。
    野性曠而適,機心疏更慵。
    生憐謝安石,攜妓污名峰。

    354 《殿廷初考壙同舍約共賦詩》 宋·五邁

    紹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詔。
    大廷許群英,虛心問道要。
    初考凡六員,同時赴宣召。
    宮講絮齋子,典刑真克肖。

    355 《偕康子雍州季子東所游虔州通天巖》 宋·伍馀干

    山靈不為紅塵掃,仙竇玲瓏自天巧。
    或開或合誰主張,元氣淋漓出蓬島。
    壓服坡陀萬象高,平鋪練帶三江繞。
    水西接軫到斜陽,勒馬回□問遲早。

    356 《游虎丘》 宋·楊頤

    盡日憑高步臺閣,意氣飄然擺羈縛。
    靈蹤絕跡萬千狀,群玉排青插寥廓。
    點頭巨石勢欲動,突立試劍峭如削。
    劍池在嶺不憚浚,造化神工巧鐫鑿。

    357 《養蠶行》 宋·姚寅

    南村老婆頭欲雪,曉傍墻陰采桑葉。
    我行其野偶見之,度問春蠶休日結。
    老婆斂手復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從紙上掃青子,朝夕餧飼如嬰兒。

    358 《游鐘阜呈同集諸公》 宋·張祁

    曉出白下門,東山聳孱顏。
    脫身廛市中,辦此一日閑。
    西風忽凜冽,秋容著堅頑。
    煙樹小搖落,寒云起斕斑。

    359 《懷繆竹林》 宋·張汝勤

    東風日日惱吟魂,相與論心客在門。
    雨洗花光紅透骨,風搖野燒翠留痕。
    榮枯過眼歸春夢,醒醉從人付酒尊。
    輸與先生專一壑,閑來得看竹生孫。

    360 《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 宋·趙時韶

    氣味風標見似人,群芳合讓作先生。
    盡燒龍腦三千斛,不抵花心一點清。

    * 關于燒心的詩詞 描寫燒心的詩詞 帶有燒心的詩詞 包含燒心的古詩詞(5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