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燭聲的詩詞(819首)

    321 《浣溪沙》 宋·趙長卿

    畫角聲沈卷暮霞。
    寒生促索錦屏遮。
    沈檀半爇髻堆鴉。
    蝴蝶夢回余燭影,子規啼處隔窗紗。
    夜深明月浸梨花。

    322 《滿江紅(和楊民瞻送祐之弟還侍浮梁)》 宋·辛棄疾

    塵土西風,便無限、凄涼行色。
    還記取、明朝應恨,今宵輕別。
    珠淚爭垂華燭暗,雁行中斷哀箏切。
    看扁舟、幸自澀清溪,休催發。

    323 《綠頭鴨(七夕)》 宋·辛棄疾

    嘆飄零。
    離多會少堪驚。
    又爭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難憑。
    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銀漢無聲。

    324 《浣溪沙》 宋·陳三聘

    翠幕遮籠錦一叢。
    尊前初見淺深紅。
    淡云和月影蔥蘢。
    醉態只疑春睡里,啼妝愁聽雨聲中。
    更燒銀燭醉東風。

    詠物寫景

    325 《寶鼎現(上元上江西劉樞密)》 宋·石孝友

    雪梅清瘦,月桂圓冷,天街新霽。
    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
    正拜舞、捧玉卮為壽,花滿香鋪鳳髓。
    罄禹穴、胥濤萬頃,春入南山聲里。

    祈禱憂國憂民

    326 《阮郎歸》 宋·石孝友

    燭花吹盡篆煙青。
    長波拍枕鳴。
    西風吹斷雁鴻聲。
    離人夢暗驚。
    鄉思動,旅愁生。
    誰知此夜情。
    亂山重疊擁孤城。
    空江月自明。

    327 《滿江紅》 宋·石孝友

    日轉桐陰,正玉燕、飛來夏屋。
    簾幕映,海留紅艷,麝重蘭馥。
    風采傳聞瞻瑞節,婉謀曾是回鈞軸。
    卷秦淮、吹入酒杯中,波翻綠。

    328 《蝶戀花(戊申秋夜)》 宋·趙師俠

    夜雨鳴檐聲錄蔌。
    薄酒澆愁,不那更籌促。
    感舊傷今難舉目。
    無聊獨剪西窗燭。
    彈指光陰如電速。
    富貴功名,本自無心逐。
    糲食粗衣隨分足。
    此身安健他何欲。

    329 《鷓鴣天(丁已除夕)》 宋·趙師俠

    爆竹聲中歲又除。
    頓回和氣滿寰區。
    春見解綠江南樹,不與人間染白須。
    殘蠟燭,舊桃符。
    寧辭末后飲屠蘇。
    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330 《賀新郎(平原納寵姬,能奏方響,席上有作)》 宋·劉過

    倦舞輪袍后。
    正鸞慵鳳困,依然怨新懷舊。
    別有艷妝來執樂,春筍微揎羅袖。
    試一曲、瑯璈初奏。

    詠物

    331 《瑞鷓鴣(除夜,依逆旅主人,寒雨不止,夜酌)》 宋·盧炳

    客里驚嗟又歲除。
    蕭蕭寒雨滴茅廬。
    山深溪轉泉聲碎,夜永風搖燭影孤。
    冷甚只多燒木葉,詩成無處寫桃符。
    強酬節物聊清酌,今歲屠蘇自取疏。

    332 《瑞鷓鴣(除夜,依逆旅主人,寒雨不止,夜酌)》 宋·盧炳

    客里驚嗟又歲除。
    蕭蕭寒雨滴茅廬。
    山深溪轉泉聲碎,夜永風搖燭影孤。
    冷甚只多燒木葉,詩成無處寫桃符。
    強酬節物聊清酌,今歲屠蘇自取疏。

    思念友情

    333 《鷓鴣天(十六夜出)》 宋·姜夔

    輦路珠簾兩行垂。
    千枝銀燭舞僛々。
    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
    歡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過小桃枝。
    鼓聲漸遠游人散,惆悵歸來有月知。

    334 《琵琶仙·雙槳來時》 宋·姜夔

    《吳都賦》云:“戶藏煙浦,家具畫船。
    ”唯吳興為然。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
    己酉歲,予與蕭時父載酒南郭,感遇成歌。

    春游懷人

    335 《西江月(七夕后一日縣齋袓)》 宋·郭應祥

    巧節已成昨夢,今宵重倒芳尊。
    主賓和氣敵春溫。
    雄辯高談袞袞。
    剩把燭花高照,頻教舞袖輕翻。
    笛聲幽咽鼓聲喧。
    卻恨更籌苦短。

    336 《霜天曉角(趙簿席上寫目前之景)》 宋·郭應祥

    琉璃十碗。
    獸炭紅爐暖。
    花下兩枝銀燭,和氣洽、歡聲滿。
    從他吹急管。
    杯行須款款。
    盡做更移漏轉,也猶勝、春宵短。

    337 《卜算子(初十日海棠宋十一哥家飲)》 宋·韓淲

    煙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
    寒食清明數日間,人也須行樂。
    不怕笛聲長,只怕風兒惡。
    燭影紅酣寶篆香,樓上黃昏角。

    古詩三百首寫花寓人愛情

    338 《浣溪沙(次韻伊一)》 宋·韓淲

    水繞孤村客路賒。
    一樓風雨角巾斜。
    舉觴無復問煎茶。
    夜靜曲聲初噴竹,酒深燭影細吹花。
    明朝飛鷺起圓沙。

    豪放思念哀愁

    339 《鷓鴣天(十五日同憲使觀燈馬上得數語)》 宋·魏了翁

    解后皇華并轡游。
    追隨世好學風流。
    兒童拍手攔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燭,數聲謳。
    不知白了幾人頭。
    惺忪兩眼看來慣,且得人心樂便休。

    340 《鷓鴣天(十五日同憲使觀燈馬上得數語)》 宋·魏了翁

    解后皇華并轡游。
    追隨世好學風流。
    兒童拍手攔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燭,數聲謳。
    不知白了幾人頭。
    惺忪兩眼看來慣,且得人心樂便休。

    * 關于燭聲的詩詞 描寫燭聲的詩詞 帶有燭聲的詩詞 包含燭聲的古詩詞(8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