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道的詩詞(1643首)

    281 《送羅架閣弘道》 宋·方回

    六籍討雅奧,百家窮怪奇。
    江沱馬塵合,毛釐無所施。
    不自我后先,逢此澤火時。
    固已殛來惡,尚乃存微箕。

    282 《飲興道觀有感五首》 宋·方回

    十萬長松五百年,今其余幾亦堪憐。
    霓旌恍惚剛風外,蕊殿崔嵬劫火前。
    題墨八分吾獨識,藏丹九轉后誰傳。
    山中是事紼非昔,惟見新墳掛紙錢。

    283 《昌化道中》 宋·方回

    縣街長五里,當路臥耕牛。
    民戶時常閉,官征瑣屑收。
    永無燈火市,況有管弦樓。
    崖石偏欺馬,湍溪不受舟。

    284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285 《讀孟信州和方亨道六月雨時當雪天改為欲作雪》 宋·方回

    十月墐戶入室處。
    東作豐登未可期,南方瘴癘已堪御。
    去年雪不及臘間,

    286 《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 宋·方回

    君不見古來五關虎豹守,入仕艱難無不有。
    興能一札秋槐黃,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龍鱗萬萬手,咳唾驪珠萬萬口。
    蓬萊無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287 《贈魯至道》 宋·方回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
    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
    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云。

    288 《次韻張耕道喜雨見懷兼呈趙賓旸》 宋·方回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陰。
    屬慮千峰旱,俄聞六月霖。
    面灘船欲澀,茗務井還深。
    香潤回瓜圃,聲酣起蔗林。

    289 《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 宋·方回

    春風燠江城,樓臺眩桃李。
    高堂一臨眺,傍觀謂予喜。
    予心實不然,俯視憫群蟻。
    通衢共塵埃,委巷困泥滓。

    290 《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 宋·郭印

    保形保生保命,戒色戒酒戒茶。
    夜氣若要長在,晚食尤宜減些。
    養心莫如寡欲,存誠唯是閑邪。
    辨得天清地濁,吞取日精月華。

    291 《遂寧縣道中路平日熾》 宋·郭印

    赤日射平地,青天卷片云。
    汗流疑是浴,氣烈正如焚。
    食鼎荷湯鑊,輿衣蒙火裙。
    幸哉無內熱,不使躁為君。

    292 《臨川道中寄汪守》 宋·李處權

    漸遠閩中地更平,土風疏爽語言輕。
    山濃不減嵩高翠,溪漲渾如洛浦聲。
    忽見槐花思舉子,欲求螢火遺書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鈴齋空復情。

    293 《送汪太無道人》 宋·陸文圭

    面帶青山色,道人何處來。
    一臺縣日月,兩袖裹風雷。
    鉛鼎養活火,寒爐撥死灰。
    出尋方外友,不語又空回。

    294 《送判院楊道夫》 宋·釋寶曇

    君詩如周郎,年少新將兵。
    阿瞞不及語,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喬在,國色傾人城。
    不見今十年,詩已如此成。

    295 《寶溪道中》 宋·釋紹嵩

    徑直夫何細,云山知機重。
    朱門均白屋,紅葉間青松。
    野火燒岡草,殘陽下遠峰。
    傷心繞村落,倦客獨攜筇。

    296 《泉大道贊》 宋·釋紹曇

    赤身跳入毒龍潭,血戰積壓他死幾番。
    掙撰出來噇缽酒,郴州六月火云寒。

    297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放四大,莫把促,本無毫發堪依托。
    地水火風亦假名,十二緣生如兔角。

    298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把火燒天徒自疲,堅持十力助他非。
    煩惱息時全體是,速令直下發菩提。

    299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縱遇鋒刀常坦坦,只困得只金剛眼。
    一相光中無二形,劫火洞然無退返。

    300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豁達空,撥困晨,不著片衣愛向火。
    見他富貴便嗔嫌,業海深深何處軃。

    * 關于火道的詩詞 描寫火道的詩詞 帶有火道的詩詞 包含火道的古詩詞(16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