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照天的詩詞(385首)
362
《行香子·三鼓才分》 元·王哲
三鼓才分,火德行香。
月初端、正照心王。
紅紅赫赫,煒煒煌煌。
見本真生,靈真慧,太真匡。
三處均勻,一路平康。
睹青天、瑞靄舒張。
縱橫攢聚,能罩圓方。
早弄?環。
持?璧,執?璋。
363
《沁園春·混沌之中》 元·侯善淵
混沌之中,恍惚存亡,何所運為。
自妝分天地,三才應化,山川華麗,秀野蘭芝。
日月鮮明,移神顯煥,洞曉陰陽合圣機。
通爻象,離龍坎虎,二獸相持。
367
《代作五首》 宋·項安世
晝漏如今天共永,壽辰于此數難量。
三千花實桃猶小,五日春秋木未長。
羲宅巧占堯火正,娥宮新學羿弦張。
兩輪朝暮無窮照,可怕金烏玉兔忙。
368
《又中秋小雨》 宋·項安世
天生明日照秋空,人把鮮晴候歲功。
可忍浮云來鏡里,更堪風雨落庭中。
旌旗踏浪驚吳俗,燈火連街見楚風。
江海歸來心未穩,猶疑醒眼是朦朧。
370
《昌原懷古》 宋·林景熙
牛頭一星化為石,千仞棱層垂鐵脊。
隆隆隱隱佳氣藏,列峰環拱效圭璧。
玉棺何代埋云根,三朝萬乘子復孫。
典冊輝煌照九土,歲時園廟嚴駿奔。
373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充官逃世名,居此深谷中。
谷深夜更深,劇談滋無窮。
照壁書燈青,煨爐茶火紅。
門外曉雞鳴,天地號霜風。
374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375
《再和前韻》 宋·郭印
陰陽升降定沉浮,九候之前大火流。
人遠祗同千里月,天高誰放一輪秋。
飛螢眇眇何時見,驚鵲紛紛特地愁。
陋屋窮檐無不照,清光豈獨射高樓。
376
《峽山遇雨》 宋·李復
侵曉登楚山,山峻苦艱陟。
半山忽陰晦,舉手不可識。
躋攀穿云過,赫然見日出。
俯視云氣中,洶涌浩無極。
377
《大圓智鏡》 宋·釋印肅
普庵非相亦非名,達本忘情不見人。
孤月全收無意識,桂輪獨耀絕纖塵。
三祗一念湯消雪,萬行須臾火爍冰。
到此何勞聲色問,共君本自鏡圓明。
378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臨際全機格調高,棒頭有眼辨秋毫。
掃除狐兔家風峻,變化魚龍雷火燒。
活人劍,殺人刀,倚天照雪利吹毛。
一等令行滋味別,十分痛處是誰遭。
380
《和亦翁韻》 宋·舒岳祥
斜日照疲蹇,茅茨葺未成。
覘梅天氣好,臥雪夢魂清。
葉脫懸星大,豀長去火明。
詩翁如退將,誰守五言城。
* 關于火照天的詩詞 描寫火照天的詩詞 帶有火照天的詩詞 包含火照天的古詩詞(3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