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易的詩詞(502首)

    161 《念奴嬌(寒食次盧野涉,并懷孫季蕃)》 宋·趙以夫

    重門翠鎖,笑侯鯖斷絕,又逢寒食。
    社甕初開春浩蕩,薺蕨漫山誰摘。
    榆火傳新,柳綿吹老,愁緒空千億。
    百花過了。

    離別友人抒懷憂國孤寂

    162 《水調歌頭(十之九)》 宋·夏元鼎

    聞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
    過時不煉,今生烏兔恐難留。
    些子乾坤簡易,不問在朝居市,達者盡堪修。
    火候無斤兩,大藥本非遙。

    163 《西江月》 宋·夏元鼎

    道,金魚要換金丹,龜齡鶴算不知年,子其勉之,當遇赤城人矣。
    后于祝融峰遇圣師,指迷金丹大道,果應存無守有,頃刻而成之妙。
    乃知十余年間鉆冰取火,盲修瞎煉,今一得永得,實在目前。
    因足前夢,為《西江月》調,以紀其實,并簡同行。

    164 《沁園春(送喬賓王)》 宋·李曾伯

    二十年前,黃州竹樓,共酬好春。
    記淮_江表,群賢畢集,清明上巳,二美相并。
    一枕黃粱,滿頭白發,屈指舊游能幾人。
    堪嗟處,悵光陰易老,猶困西塵。

    165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166 《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明·王守仁

    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
    山荒聊可田,錢镈還易辦。
    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
    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
    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
    遺穗及烏雀,貧寡發余羨。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學習農事抒情

    167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168 《臧哀伯諫納郜鼎》 先秦·左丘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
    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

    古文觀止勸諫寓理

    169 《宮之奇諫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從之。
    晉不可啟,寇不可翫。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勸諫

    170 《寺人披見文公》 先秦·左丘明

    呂、郤畏逼,將焚公宮而弒晉侯。
    寺人披請見。
    公使讓之,且辭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從狄君以田渭濱,女為惠公來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171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72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173 《六國論》 宋·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故曰:弊在賂秦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議論歷史借古諷今

    174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春氣奮發,萬物遽只。
    冥凌浹行,魂無逃只。
    魂魄歸來!無遠遙只。

    楚辭

    175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176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177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78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79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180 《梅花嶺記》 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戰爭歌頌愛國

    * 關于火易的詩詞 描寫火易的詩詞 帶有火易的詩詞 包含火易的古詩詞(5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