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游身的詩詞(3062首)

    221 《清涼紀游:入山》 清·雍正

    清涼境界梵王宮,碧染芙蓉聳昊穹。
    萬古云封五頂寺,千株松納四時風。
    盤迥鳥道珠幡里,繚繞爐煙畫障中。
    石立儼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222 《游黃山》 近代·惲代英

    久聞人說黃山好,今日欣登始信峰;列嶂有心爭峻秀,古松無語兀龍鐘;置身霄漢星辰近,俯首塵寰煙霧封;到此方知是云海,下藏幽壑幾千重。

    223 《游仙詞三十三首》 宋·王镃

    龍樓鳳閣起霞光,闕下排班待玉皇。
    惟有欒巴來得晚,滿身猶帶酒痕香。

    224 《蝶戀花·百丈游絲牽別院》 清·莊棫

    百丈游絲牽別院。
    行到門前,忽見韋郎面。
    欲待回身釵乍顫,近前卻喜無人見。
    握手匆匆難久戀。
    還怕人知,但弄團團扇。
    強得分開心暗戰,歸時莫把朱顏變。

    225 《游麻姑》 宋·某公卿

    平生但玩魯公碑,今日身親到翠微。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226 《廬山紀游》 現代·陳叔通

    噓云成海海翻綿,眼底歸程欲不前。
    回首已迷來處路,此身知又墮風煙。

    227 《同友人游黃山》 明·湯賓尹

    冒雨穿山羨未曾,息肩無寺寺無僧。
    寬圍白浪身千葉,峭入青天手一藤。
    龍吼藥爐舂急杵,猿調茶鼎煮孤燈。
    與君伸腳量峰磧,踏著云光不記層。

    228 《游霍童》 宋·陳嘉官

    瀑聲深澗淺澗,峰勢煙籠霧籠。
    仿佛身游海上,須臾覺上山中。

    229 《游洞霄山》 宋·陳律

    白日黃塵客路迷,偶尋幽事入煙扉。
    云行翠岫鶴爭舞,月落青林人未歸。
    自喜身心無世系,愿從巖谷謝朝衣。
    祥光洞口仙題在,讀罷令人悟昨非。

    230 《游龍隱巖》 宋·陳叔信

    幾年鱗甲蟄清淵,一旦飛騰石自穿。
    遺跡漫存離舊隱,定應銜雨去朝天。
    洞口巖高著數椽,秋鈴聽法護金仙。
    騰身一躍天池后,云霧于今尚滃然。

    231 《游鍾山題八功德水庵壁》 宋·陳序

    十年塵土暗衣巾,亂走江鄉一病身。
    西第將軍成底事,北朝開府是何人。

    232 《天游觀》 宋·陳元英

    瑯玕瑤草滿空山,月上丹臺鶴未還。
    夜入瓊樓襟袖冷,始知身在白云間。

    233 《游壽安山示二子熙顥》 宋·程珦

    藏拙歸來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關。
    洛陽山水尋須遍,更有何人似我閑。

    234 《后十日重游》 宋·丁逢

    層樓重到已經旬,遠岫晴嵐發興清。
    風送炎天墮冰雪,香清仙界引星辰。
    茶瓜暫喚林間客,杖履長輸物外人。
    便欲從游赤松子,君恩應許乞微身。

    235 《季春下澣游南龕》 宋·馮伯規

    四山如蝟毛,中有線路縈。
    誰人導我來,得此掌許平。
    雨后天宇空,夏氣和且清。
    休日一無事,駕言南山行。

    236 《游白云軒贈沖一道正》 宋·葛閎

    無事之時無事身,天將沖淡養吾真。
    鴟鳶啄腐成滋味,豈識朝霞吐嚥人。

    237 《游大滌假宿鳴玉館成》 宋·韓松

    風動歸云清,日落眾山楚。
    重來興彌深,托宿此何所。
    浪浪鳴玉泉,恍恍對床雨。
    夢斷身高低,塵勞深夜語。

    238 《游洞霄》 宋·何處厚

    洞天宮中清無塵,紛紛霏霏翔五云。
    光浮閬風藹無垠,中有神仙相輩倫。
    服曳云章玉佩珣,時聞金鐘催朝真。
    仙班序列覲紫宸,瓊花羌靈飛翁翁。

    239 《游秀峰寺》 宋·胡珵

    攝身下蓬萊,放浪云水跡。
    非無簡書畏,心賞寄泉石。
    亭亭云間塔,勝地聞自昔。
    梯空上青冥,如鳥著兩翼。

    240 《重游洞霄宮》 宋·胡榘

    蛟鱷讒波偶脫身,洞霄真境浣妖氛。
    未妨貰酒余杭姥,重與題詩大滌云。
    何自玉關休戰鼓,儻容瓊館秦爐熏。
    第憂負愧麑裘老,馴虎巖前有勒文。

    * 關于游身的詩詞 描寫游身的詩詞 帶有游身的詩詞 包含游身的古詩詞(30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