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溫文性的詩詞(37首)
1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承光舞》 唐·佚名
金相載穆,玉裕重輝。
養德清禁,承光紫微。
乾宮候色,震象增威。
監國方永,賓天不歸。
孝友自衷,溫文性與。
龍樓正啟,鶴駕斯舉。
丹扆流念,鴻名式序。
中興考室,永陳彝俎。
6
《王彥溫多恕許惠葉縣石方尊將以貯酒作詩取之》 宋·李廌
葉山堅石如水蒼,斲為大尊重且方。
斟酌胡能問罍恥,獻酬不解隨觶揚。
勿言研材用非稱,麴糵文章皆伐性。
請看毛穎不中書,寧及時時一中圣。
月巖老子飲山村,但惜田家老瓦盆。
已刳匏瓜代杯飲,愿君持此比窊尊。
7
《神女賦》 先秦·宋玉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
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夢若何?”玉對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
8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1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 關于溫文性的詩詞 描寫溫文性的詩詞 帶有溫文性的詩詞 包含溫文性的古詩詞(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