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鐘的詩詞(1585首)

    1 《楚江清遠圖為沈倫畫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明·張羽

    寒煙引輕素,斜日在高峰。
    但聞猿鳥響,更無塵土蹤。
    山僧暝投寺,迢遞來清鐘

    2 《寓崇福觀雨夜懷茶坡》 清·閻修齡

    疾風三日吼,一雨逐連江。
    古廟松根老,清鐘夜半撞。
    鼠窺寒灶甕,蟲響旅人窗。
    賴有君詩好,愁心且暫降。

    3 《筆架山》 宋·辛好禮

    清秋山水無不宜,筆架之峰天下奇。
    高蟠斗極鳥先卻,幽測珠光龍未知。
    清鐘磬度霄轉,月黑星河當戶垂。
    卻念浮丘應識我,滿空風雨遴新詩。

    4 《次韻香爐峰為思上人》 明·南洲法師

    昨夜夢還鄉,青山苔磴曲。
    緣云陟香爐,蘿衣濺寒瀑。
    落日叫鼪鼯,遙天飛屬玉。
    前峰半臨湖,老驥渴奔谷。

    5 《順門曉直》 明·鄭善夫

    城上清鐘散御墀,曙鴉聲動萬年枝。
    天回閣道星辰迥,云捧乾清歲月遲。
    內省尚承東闕旨,從官稀見早朝儀。
    羈孤愁斷周南目,仙仗新傳到具茨。

    6 《晨興散步》 宋·鄭清之

    晚歲知非蘧伯玉,前身作脫戒師兄。
    青山不灼利名火,白發能銷忿欲兵。
    境對虛空全體現,眼無揀擇內心平。
    曉窗醒寂關何事,到枕清鐘一兩聲。

    7 《次友人示詩集》 宋·姚勉

    去歲春風客帝京,西湖煙雨過清明。
    蘇堤畫舫春三月,天竺清鐘夜五更。
    行李裹書歸舊隱,野花沽酒賞新晴。
    只緣未讀時文熟,端合山中且菜羹。

    8 《精舍納涼》 唐·韋應物

    山景寂已晦,野寺變蒼蒼。
    夕風吹高殿,露葉散林光。
    清鐘始戒夜,幽禽尚歸翔。
    誰復掩扉臥,不詠南軒涼。

    9 《東城初陷,與薛員外、王補闕暝投南山佛寺》 唐·錢起

    日昃石門里,松聲山寺寒。
    香云空靜影,定水無驚湍。
    洗足解塵纓,忽覺天形寬。
    清鐘揚虛谷,微月深重巒。
    噫我朝露世,翻浮與波瀾。
    行運遘憂患,何緣親盤桓。
    庶將鏡中象,盡作無生觀。

    10 《宿題金山寺》 唐·劉滄

    一點青山翠色危,云巖不掩與星期。
    海門煙樹潮歸后,江面山樓月照時。
    獨鶴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蕭疏水木清鐘梵,顥氣寒光動石池。

    11 《詩品二十四則·高古》 唐·司空圖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縱。
    月出東斗,好風相從。
    太華夜碧,人聞清鐘
    虛佇神素,脫然畦封。
    黃唐在獨,落落玄宗。

    12 《題甘露寺》 唐·曹松

    香門接巨壘,畫角間清鐘
    北固一何峭,西僧多此逢。
    天垂無際海,云白久晴峰。
    旦暮然燈外,濤頭振蟄龍。

    13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縱。
    月出東□,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鐘
    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元宗。

    14 《游白鹿洞歌》 明·紫霞真人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窺人世煙云重。
    我欲攬秀色,--青芙蓉。
    舉手石扇開半掩,綠鬟玉女如相逢。

    15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宋·徐公裕

    注意惟聞簡帝心,聊成退老寓登監。
    放懷綠野巖瞻重,寄傲平泉國念深。
    海闊水云和島嶼,時清鐘鼓樂園林。
    謝公豈久東山趣,天下蒼生傒作霖。

    16 《密庵題柱二首》 宋·劉學箕

    清鐘靜室破寂歷,灝氣空山生泬寥。
    長林風送潤水急,聒枕宛似春江潮。

    17 《贈隱僧》 宋·釋文珦

    高僧成獨往,古路少人過。
    切柏貞心在,看山靜意多。
    清鐘生響答,空翠與云和。
    不解相隨住,其如白發何。

    18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沖和》 唐·佚名

    虛無結思,鐘磬和音。
    歌以頌德,香以達心。
    禮殊祼鬯,義感昭臨。
    靈車至止,慶垂愔愔。

    19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 唐·許敬宗

    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
    豈若逢真氣,齊契體無名。
    既詮眾妙理,聊暢遠游情。
    縱心馳貝闕,怡神想玉京。

    20 《詠鐘》 唐·宋之問

    既接南鄰磬,還隨北里笙。
    平陵通曙響,長樂警宵聲。
    秋至含霜動,春歸應律鳴。
    豈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 關于清鐘的詩詞 描寫清鐘的詩詞 帶有清鐘的詩詞 包含清鐘的古詩詞(15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