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涼意的詩詞(552首)

    161 《和陶詩六首·和雜詩》 宋·王阮

    遑遑行路難,汲汲艱食迫。
    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
    永懷先父祖,遺我以清白。
    出門無所容,疑此天地窗。
    秋風瘦遙山,涼意愜行客。
    江南記舊游,不歷歧王宅。

    162 《送孫莘老移知南京》 宋·曾豐

    稚年曾未睹風標,瀚海初聞拔俊髦。
    國子先生曾并席,蓬萊學士看揮毫。
    量涵萬頃滄溟闊,氣吐千尋太華高。
    述性妙思窮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163 《題曾見卓此君軒》 宋·曾豐

    衣冠濟濟友若昆,詩書纚纚子若孫。
    容有玉立人照門,得無玉立物照軒。
    軒外清涼別乾坤,一點塵俗不得干。
    其間蓋有此君存,此君根性抱歲寒。

    164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 宋·周邦彥

    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
    斜月遠墮余輝。
    銅盤燭淚已流盡,霏霏涼露沾衣。
    相將散離會,探風前津鼓,樹杪參旗。

    送別寫景

    165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166 《秋徑》 宋·保暹

    杉竹清陰合,閑行意有憑。
    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棱。
    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秋景

    167 《眉嫵·新月》 宋·王沂孫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
    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
    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
    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

    送別抒情贊美

    168 《祭石曼卿文》 宋·歐陽修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
    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賢,莫不皆然,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古文觀止祭文贊頌寫人抒情

    169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170 《雨晴》 宋·陳與義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
    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句報新晴。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古詩三百首寫雨抒情

    171 《連昌宮詞》 唐·元稹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
    又有墻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
    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

    宮廷敘事長詩

    172 《別賦》 南北朝·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
    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
    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

    辭賦精選離別

    173 《青衫濕遍·悼亡》 清·納蘭性德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
    憶生來、小膽怯空房。
    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

    離別凄婉哀愁

    174 《念奴嬌·鬧紅一舸》 宋·姜夔

    余客武陵。
    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
    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
    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

    宋詞三百首詠物荷花身世追求

    175 《齊天樂·煙波桃葉西陵路》 宋·吳文英

    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
    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跡危亭獨倚。
    涼颼乍起,渺煙磧飛帆,暮山橫翠。
    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

    回憶寫人離別思念

    176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
    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寫景組詩

    177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178 《江行無題一百首》 唐·錢珝

    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

    179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180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中秋節詠物月亮抒懷

    * 關于清涼意的詩詞 描寫清涼意的詩詞 帶有清涼意的詩詞 包含清涼意的古詩詞(5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