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埋大壑,陰崖滴夜泉。應居西石室,月照山蒼然。
望望蒼山登復登,梅村桕塢一層層。如春天氣忘歸客,忽亂鄉心到孝陵。
空庭雨濕聚華茵,回首東風憶遠人。玉砌香消行跡斷,雕闌吟徹別愁新。樓臺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舊日春。歸燕多情還戀主,銜泥雙拂畫梁塵。
我非王子猷,賦性亦愛竹。舍外地十畝,不藝凡草木。長吟雜清嘯,觸目皆此族。更招竹林人,枕藉糟與曲。
短裘入重云,長鑱求靈藥。人葠四體具,狗杞群吠惡。采實去條枚,摘花棄跗萼。長嘯忽躡空,天臺赴幽約。
惟王居法宮,玉帛來四裔。一朝啟戎心,邊城或晝閉。養生能體此,皆可閱千歲。利欲喜乘人,日夜勸自勵。
飲酒可不病,自酌隨淺深;處世可無患,惟勿欺此心。此心實通天,一念天所臨。子能守吾言,可度豺虎林。
吾道久寂寞,不絕如一綿。至人隱市麈,我輩何由見?安得世外士,與之共談醼?僧話亦或佳,聊可過竹院。
小人方盛時,瓦礫視黃金;及其大勢去,或不遺一簪。郿塢今尚存,遺戒豈不深。所以栗里翁,惟蓄一素琴。
世事本何常,賀吊更在門。棄為溝中斷,亦何羨犧樽?禍福要其終,愚智始可言。君看驪山墓,何若楊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