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境的詩詞(603首)
58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虛無知者少,秘默在丹田。
鉛化金銀樹,鼎光玉液泉。
相宗難天易,絕妙理深玄。
真境猶來是,依經學昔賢。
58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燕雀不生鳳,陰陽一氣全。
無窮深可及,境角理推遷。
奚益其形化,平章語默玄。
終身何所役,道本豈私焉。
58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法從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異境,猛利要精專。
我命須依道,陰功及物緣。
善心通感應,動靜理深玄。
58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知語默,境外見真空。
有位皆玄感,無緣不用功。
義說三才理,幽深萬事通。
因依堪法則,答謝向旻穹。
58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通大道,物象古從今。
一氣無窮極,三才妙更深。
愚迷皆自縛,圣境可周尋。
消息存亡理,先憂力不任。
58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深思五嶺凡間路,好作三天物外人。
萬里州通寬世俗,清虛境象善求真。
58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大道虛無境,信之則有靈。
幽深玄妙理,運轉幾曾停。
拘束從何益,周通靜杳冥。
真空非作相,善應保安寧。
58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自在無拘束,逍遙里外安。
頑情終不見,圣境類乎端。
機智將何用,幽深大道寬。
區分能解意,四季一周看。
58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玄機圣境謾勞心,何似窮研道理深。
升降自然隨我命,莫教虛度幾光陰。
幾人達得幽閑趣,如樹爭高力不任。
暗里差殊終墜墮,神仙尚恐有飛沈。
590
《次韻晁美叔游山見奇》 宋·蘇頌
已踐修涂到急流,暫回俗駕喜同游。
名為外物知難必,學悟無生信若浮。
騷雅深情追李杜,林泉高興拉巢由。
遲留更愛靈峰境,青桂風來不待秋。
592
《玉虛洞》 宋·孫應時
駕言玉虛游,奇絕慰心賞。
馀雪明層陰,初旭上清朗。
寒溪玻璃色,遠壑風雨響。
刺船度石瀨,散策步林莽。
593
《三泉龍門》 宋·孫應時
蒼山石骨高棱層,繚斷谷口如堅城。
何年穴作甕門入,豁然天地中開明。
門深十太碧鐵色,錯落鱗甲潛光晶。
溪聲瀉出駭風雨,巖泉亂滴紛珠瓔。
594
《邵氏悅心堂》 宋·薛嵎
擾擾利名役,鬢髭霜雪侵。
要知充此性,即是悅吾心。
有道境常裕,無營味最深。
紛華安肯羨,出見更酣沈。
595
《素上人游方》 宋·薛嵎
山深不可見,一錫又云飛。
梵譯通方語,林霜點衲衣。
神閑生境寂,思基入吟微。
寒月空相照,何人夜扣扉。
596
《次韻凌義山二首》 宋·楊公遠
自憐老境漸侵尋,檢點頭顱雪旋深。
無酒澆愁還獨嘯,有時得句但長吟。
一天月色涵秋意,四壁蛩聲惱客心。
好是夜涼清似水,蕭蕭風度古松林。
598
《游武夷》 宋·楊時
函關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爭群雄。
抉云翻空鰲足折,黔黎竄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猶有高人蹤。
龍泓東注海波涌,玉女翠擁秋云松。
599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 關于深境的詩詞 描寫深境的詩詞 帶有深境的詩詞 包含深境的古詩詞(6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