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澗的詩詞(337首)

    201 《寄玉》 宋·王偘

    山中之樂屬高人,風月無邊取次吟。
    但使胸中飽丘壑,莫將片點著埃塵。

    202 《寄韓泉三首》 宋·王汶

    達人貴適己,脫屣離王庭。
    袖此轉物手,悅我違俗醒。
    睆彼岐山鳥,揚光來青冥。
    豈其覽德輝,而肯啄腐腥。
    翻云吐嘉音,濯露潔修翎。
    紛紛世網密,何由覿爾形。

    203 《寄韓泉三首》 宋·王汶

    浮榮安可搴,高蹈何恨早。
    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
    修名隨風翔,嘉遯若龍矯。
    棲遲二十年,匣此不世賓。
    灝露團紅蘭,涼吹發清昊。
    因知吐芳訊,慰我夙昔抱。

    204 《南小飲夜過景德次仲止韻》 宋·徐文卿

    嫩柳行邊行未匝,落梅香裹立多時。
    一杯徑醉歸來晚,江上伶俜瘦影隨。

    205 《石龍首山》 宋·楊志

    殘年仍置閏,五日恰逢春。
    攜酒各獨賞,敲門僧冰嗔。
    雙榕如拱立,萬井故橫陳。
    僧舍少盤薄,元規塵上人。

    206 《寄徐秋》 宋·張汝勤

    年來觸事絕塵想,夜夢有時緣故人。
    何日秋風歸興動,桂花香里著吟身。

    207 《寄徐秋》 宋·張汝勤

    懷人渺渺數重山,風月將秋入夢寒。
    疑有清風生羽翼,去隨明月倚欄干。

    208 《次曾景建紅泉碧韻》 宋·趙汝談

    詩評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蒼藤千萬枝。
    谷耕聞好鳥,社飲見龐眉。
    他日煩君指,書堂與佛祠。

    209 《次曾景建紅泉碧韻》 宋·趙汝談

    石不能言語,云如過去身。
    意求雖仿佛,事往或湮淪。
    洞壑龍離隱,池墉草得春。
    山民忽驚避,吾此岸烏巾。

    210 《寶粹二上人值兩留宿西草堂明日賦此以贈》 元·周砥

    蕭條黃葉山中寺,回首松蘿滿夕曛。
    丈錫遽行三十里,一風相送兩孤云。
    竹堂聽雨驚秋晚,木榻留燈語夜分。
    在昔山林憂患等,應修白業益精勤。

    211 《官軍后還西草堂》 元·周砥

    丈夫志四海,立身自有余。
    安能事一室,遂欲逃空虛。
    嘉遁蓋貞吉,圣人不予愚。
    況當艱難際,行止豈欲迂。

    212 《春幽亭》 明·高棅

    林下云水香,幽亭識花氣。
    相看話所思,春色令心醉。
    之子尋幽期,孤琴入空翠。

    213 《雨牛》 明·古春蘭公

    溪岸野橋橫,烏犍帶犢行。
    無人掛書讀,雨外候春耕。

    214 《宿石公中》 明·紀青

    小閣久留高土臥,鹿皮夢破石床苔。
    半林曙色生巖牖,山鳥不來山雨來。

    215 《徐雪舟為畫藍草堂圖》 明·藍智

    碧草連書屋,蒼山對畫圖。
    鶴巢秋樹小,漁艇夕陽孤。
    野色晴初遠,溪云淡欲無。
    浮楂倚盤石,把釣任潛夫。

    216 《過西》 明·馬治

    虛舟信所往,行止若無端。
    適此清秋日,幡然悲路難。
    竹林夜來雨,茅棟已驚寒。
    一幸朋儔接,空山予少安。

    217 《送谷響上人入匡廬石門》 明·秋潭舷公

    飄然汝去躡何峰,六月匡廬雪尚封。
    芒履不妨江路草,凈瓶將掛石門松。
    云開嶺外逢僧影,日落巖前見虎蹤。
    聞道遠公蓮再發,齋時還聽虎溪鐘。

    218 《經昨所驀之反有怯不自勝之意》 明·王履

    礧々布泓渟,琤潺四面并。
    試尋來處熟,忽動老心驚。
    石勢熊渠虎,風聲永固兵。
    自憐人我雜,無語看云行。

    219 《題新亭》 唐·白居易

    今日望鄉迷處所,猿聲暮雨一時來。

    220 《贈蒲信長老》 宋·蘇軾

    優缽曇花豈有花,問師此曲唱誰家。
    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識。
    予始錄子美詩遺之。
    )不向安期覓棗瓜。
    燕坐林間時有虎,高眠粥后不聞鴉。
    勝游自古兼支許,為采松肪寄一車。

    * 關于澗的詩詞 描寫澗的詩詞 帶有澗的詩詞 包含澗的古詩詞(3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