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云身的詩詞(791首)
641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645
《蠶尖》 明·劉崧
日出西嶺赤,鳴禽度高楠。
稍陟衣帶嶺,東尖屹危參。
側身忽旁斷,擬步若幽探。
勃勃草木霏,高下皆浮嵐。
646
《秦淮歌》 明·史鑒
停君金叵羅,聽我秦淮歌。
長江西來幾千里,沿洄直入臺城里。
浮青蕩綠南北流,至今猶號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滿樓。
648
《新歲偶書》 明·王謳
一身行遠塞,萬事付閑愁。
獨坐看新歲,長歌感舊游。
云生故國樹,角起夕陽樓。
蹤跡憐方朔,乾坤世總浮。
649
《汶上公署》 明·王謳
百歲為浮名,一身恒旅寓。
鴉歸野樹昏,角散城云暮。
殘壁竄秋蛩,空階滴夜雨。
愁心似繭絲,短發變玄素。
653
《江南曲》 明·鄭枋
妾在錢塘小江曲,門前歲歲春波綠。
綠波涵影曉汪汪,素練平鋪光一幅。
垂楊十里鎖輕陰,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貼水風颼颼,白蘋紅蓼催早秋。
657
《題寶雞縣斯飛閣》 宋·蘇軾
西南歸路遠蕭條,倚檻魂飛不可招。
野闊牛羊同雁鶩,天長草樹接云霄。
昏昏水氣浮山麓,泛泛春風弄麥苗。
誰使愛官輕去國,此身無計老漁樵。
659
《金山寺》 宋·王安石
招提憑高岡,四面斷行旅。
勝地猶在險,浮梁裊相拄。
大江當我前,颭滟翠綃舞。
通流與廚會,甘美勝牛乳。
660
《寄友人三首》 宋·王安石
一別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蕩只殊鄉。
看沙更覺蓬萊淺,數日空驚霹靂忙。
渺渺水波低赤岸,蒙蒙云氣淡扶桑。
登臨舊興無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 關于浮云身的詩詞 描寫浮云身的詩詞 帶有浮云身的詩詞 包含浮云身的古詩詞(7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