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世身的詩詞(560首)
361
《清虛堂》 宋·陳簡軒
閉門瀟灑入窗明,一洗浮生夢幻情。
夜月靜移花下影,曉風輕度竹間聲。
天空寥廓人孤坐,地聳高寒鶴不驚。
滿眼青山云散盡,恍疑身世在蓬瀛。
362
《釋宗顯重修寶梵院》 宋·陳祖仁
身浮漚□草頭露,實見卓立中流柱。
世綱走逃如脫兔,菩提了了無他路。
迷人捐軀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諸佛菩薩慈憫故,教以一舍無復取。
363
《題石橋》 宋·范宗尹
古木森森白晝昏,瀑泉飛處兩山分。
石梁跨谷欣初睹,茗碗浮花信舊聞。
行古向來悲一跌,潔身此去欲三薰。
至人黨有矜憐意,便與提攜出世紛。
364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365
《迎神詞》 宋·黃應龍
真人福地金庭宮,身佩含景蒼精龍。
坐朝五岳位顯宗,威儀衛從行虛空。
杳眇濁世不寺溟蒙,神符道契浮丘公。
英爽瑩澈表里融,倏忽飛馭凌剛風。
366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367
《東山高臥》 宋·林放
三間老屋青山幽,清風灑灑寒颼颼。
脫巾坦腹臥其下,此身直與淵明儔。
老松飛翠落夏簟,六月不暑涼于秋。
人生百年一夢幻,世間萬事空悠悠。
一聲野鶴忽驚醒,山爐活火茶煙浮。
368
《游圓通寺》 宋·馬仲珍
一筇吾事足,身世付科頭。
漸長石間筍,半遮林杪樓。
云飛山欲動,木落塔如浮。
游客未歸去,松陰人茗甌。
369
《南明山》 宋·石亨之
只因尋勝到林泉,四抱回峰萬景連。
僧過不知山隱寺,客來方見洞開天。
浮屠照水光相映,古木臨崖影倒懸。
風露了非人世界,恍疑身似洞中仙。
371
《次吳國器韻》 宋·衛博
平生不作稻粱謀,身世江湖一舸浮。
顧我方論天下事,喜君還向古人求。
涂窮解識知津意,歲晚應甘短褐憂。
便欲盡攜書策賣,東家還許問鄰不。
372
《夜宿祥符寺曉鐘有感》 宋·許琮
一枕松風入夜寒,曉窗殘月隔簾看。
夢回竹榻聞鐘后,悵絕浮生出世難。
還今將軍能舍宅,何妨陶令未之官。
此身合向山中住,丘壑由來號易安。
373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374
《石樓》 宋·趙汝馭
歷井捫參跬步行,直排閶闔叫云扃。
著身高處不知險,回首看時方始驚。
世界三千藏粒粟,江湖萬里村浮萍。
何須更跨揚州鶴,穩御仙{右車右并}朝帝京。
377
《感興(二首)》 明·陳紹先
荷筿丈人輩,沮溺同其流。
潔身匪良圖,與世空沉浮。
禹稷抱大器,孜孜為時憂。
手足俱胼胝,驅馳行靡休。
水土既平治,稼穡云亦稠。
粒食惠萬載,厥功孰與儔。
378
《歸讀書處作簡汝威弟》 明·馮惟健
城南書舍復相違,身外浮名有是非。
若得羽翰遺世網,定應猿鶴老柴扉。
泉鳴花徑時垂釣,日到松梢自曝衣。
王子夜深乘月色,山頭吹把玉簫歸。
379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 關于浮世身的詩詞 描寫浮世身的詩詞 帶有浮世身的詩詞 包含浮世身的古詩詞(5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