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流涕感的詩詞(121首)

    1 《感遇(三首)》 明·許妹氏

    盈盈窗下蘭,枝葉何芬芳。
    西風一夕起,零落悲秋霜。
    秀色總消歇,清香終不死。
    感物傷我心,流涕沾衣袂。
    ¤

    2 《轉正郎后寄獻集賢相公》 唐·鄭谷

    予名初在德門前,屈指年來三十年。
    自賀孤危終際會,別將流涕感階緣。
    止陪鴛鷺居清秩,濫應星辰浼上玄。
    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舊詩篇。

    3 《讀史雜感(十首選二)》 清·吳偉業

    莫定三分計,先求五等封。
    國中惟指馬,閫外盡從龍。
    朝事歸諸將,軍需仰大農。
    淮南數州地,幕府但歌鐘。

    寫景抒情哀怨苦痛

    4 《讀史雜感》 清·吳偉業

    北寺讒成獄,西園賄拜官。
    上書休討賊,進爵在迎鑾。
    相國爭開第,將軍罷筑壇。
    空余蘇武節,流涕向長安。

    5 《武昌感事》 宋·陸游

    百萬呼盧事已空,新寒擁褐一衰翁。
    但悲鬢色成枯草,不恨生涯似斷蓬。
    煙雨凄迷云夢澤,山川蕭瑟武昌宮。
    西游處處堪流涕,撫枕悲歌興未窮。

    6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 明·高啟

    我酒且緩傾,聽君放歌行。
    君歌意何苦,慷慨陳平生。
    少為斗雞兒,鮮裘奪春明。
    走馬出飛彈,撇捩夸身輕。

    7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宋·張元干

    肉食貪謀己,幾成國興人。
    珠旒輕遺賊,玉冊忍稱臣。
    四海皆流涕,三軍盍奮身。
    不堪宗社辱,一戰靖邊塵。

    8 《聞南軒張先生下世感忱有作》 宋·孫應時

    中原天意定何發,豈謂人才不素儲。
    前輩老成今殄瘁,丁年豪雋重蕭疏。
    武侯歲晚出師表,賈誼平生流涕書。
    社稷無疆恩澤厚,小臣何敢議盈虛。

    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流涕感的詩詞 描寫流涕感的詩詞 帶有流涕感的詩詞 包含流涕感的古詩詞(1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