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洞洞的詩詞(1671首)

    781 《白馬金砂洞》 宋·釋居簡

    準擬朝餐洞口霞,更窮泓碧漲桃花。
    可曾石罅潴成玉,多是金邊揀得沙。
    符說有靈尋漢篆,人因鑒止見胡麻。
    依稀似入天臺路,不屬劉家懷阮家。

    782 《呈洞山初禪師》 宋·釋良雅

    五彩畫牛頭,黃金為點額。
    春晴二月初,農人皆取則。
    寒食賀新正,鐵錢三五百。

    783 《四明十題其九·丹山洞》 宋·釋曇穎

    山無鳳皇飛,洞有仙人跡。
    蝙蝠大如鴉,莓苔偏上屐。
    自慚無道骨,安問緣云客。

    784 《游碧落洞》 宋·釋希賜

    難到不難到,一游成屢游。
    人間常拘束。
    物外恣冥搜。
    白隱團團露,清涵寸寸秋。
    丹砂無問處,騷客冷猿啾。

    785 《游碧落洞》 宋·釋延吉

    碧落有仙躅,回溪限塵跡。
    虎穴建空巖,鳥道齊峭壁。
    蒼松動寒吹,孤云觸幽石。
    物外詣所樂,高談混儒釋。

    786 《重游清源洞》 宋·釋圓悟

    此地今重到,藤蘿長碧陰。
    緬思仙去后,長有客來吟。
    出鳥江濤白,連云嶺樹深。
    杖藜宜少駐,靈跡尚堪尋。

    787 《真人洞》 宋·釋圓悟

    捫葛敲幽戶,空山得遍觀。
    云離朝拜石,苔積上升壇。
    秋晚澗聲澀,月明松影寒。
    真人不可遇,誰復此燒丹。

    788 《題洞虛觀》 宋·釋仲殊

    古觀多松檜,幽奇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閒看斷云愁。
    野思同花鳥,鄉情隔島洲。
    輕寒披鶴氅,隱幾彼搔頭。

    789 《游洞霄得鄉友道士鄧君德清話因成古語》 宋·釋自彰

    亂山倚伏龍蛇蟠,蒼藤古木門徑寒。
    蕊宮潭潭列萬礎,碧樓朱戶參云端。
    吾聞上界足官府,謫下名山作仙侶。
    我來尋仙訪泉石,落日浮云隨杖屨。
    道士鄧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談未厭樵柯爛,回首人間五百春。

    790 《送汪洞書大猷歸鄞》 宋·司馬伋

    日者真奇中,春風畫鷁行。
    東山須繼起,南浦獨傷情。
    越岸江山麗,都門祖道榮。
    里閭高臥際,趣詔逐追程。

    791 《瀟湘八景·洞庭秋月》 宋·宋寧宗

    白水連天遠,吳淞一幅秋。
    橘洲冰魄滿,竹閣佳華留。
    鳧雁不飲啄,魚龍與拍浮。
    垂虹寓今夕,清勝庾公樓。

    792 《留題洞巖》 宋·宋禧

    翠巖仙洞白云深,躡石捫蘿一訪尋。
    真馭不逢山色映,澗風吹袂冷森森。

    793 《蝴蝶洞》 宋·宋煜

    陰深古木護漣漪,洞里藏春人不知。
    不是桃源深有路,如向蝴蝶滿璚枝。

    794 《石臼洞》 宋·宋煜

    清泉一派水潺潺,石穴端然一臼安。
    洗藥煉丹仙已去,只留蹤跡與人看。

    795 《題朱明洞》 宋·宋煜

    澗流一一抱峰回,面面林巒錦帳開。
    我品洞天居第七,只應題作小蓬萊。

    796 《大滌洞天留題》 宋·蘇瀛

    天作名山滿世間,洞霄畢竟出塵寰。
    達翁不問長生藥,高興惟通九鎖關。
    愿學坡仙游赤壁,肯如謝老陟東山。
    羽人能重來賢裔,杖屨相陪一日閑。

    797 《大滌洞天留題》 宋·蘇遹

    生平未識洞霄宮,幸與東君訪赤松。
    丹井千年猶好在,青山九鎖不曾封。
    入門快覩云根石,矯首遐觀天柱峰。
    凡骨變成仙骨了,此軀何患弗為龍。

    798 《白雀洞》 宋·孫抗

    禽貴羽毛潔,地憐巖壑幽。
    名非華陰凍,景似秀林秋。
    不睹音塵繼,空驚歲月遒。
    何如潁川鳳,千古冠緹油。

    799 《朝陽洞》 宋·孫抗

    險絕信天開,春蘿蔭古苔。
    不愁云影閉,先得日光來。
    片石充棋局,涼坡遞酒杯。
    東風偏著意,草木爛成堆。

    800 《嘉蓮洞》 宋·孫抗

    地應連海眼,終古蓄寒泉。
    四列青蒼壁,雙開菡萏蓮。
    已嗟真賞去,猶訝昔香傳。
    未媿東林下,霜葩社眾賢。

    * 關于洞洞的詩詞 描寫洞洞的詩詞 帶有洞洞的詩詞 包含洞洞的古詩詞(16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