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注思的詩詞(196首)

    10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02 《答李翊書》 唐·韓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

    論說文書信

    103 《破窯賦/寒窯賦/勸世章》 宋·呂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勸誡人生思想

    104 《水龍吟送張大經御史,就用公九日韻,兼簡》 元·白樸

    賈按察司時。
    丁鈔本題下注云廬號疏齋。
    繡衣攬轡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處,留連光景,一杯別酒。

    105 《燕山亭·裁翦冰綃》 宋·趙佶

    裁翦冰綃,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

    寫花人生

    106 《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清·屈大均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開辟。
    山氣日洶涌,隨風灑精液。
    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

    107 《過陰山和人韻》 元·耶律楚材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108 《漁家傲·為厭娑婆求凈土》 宋·可旻

    為厭娑婆求凈土。
    馳情送想存朝暮。
    誰信不勞移一步。
    西方去。
    樓臺隱隱云深處。
    珠網為光華作雨。
    金沙布地無塵土。
    怎不教人思去路。
    心專注。
    坐觀落日如懸鼓。

    109 《摸魚兒 次韻謝張古愚》 元·程文海

    又山亭、一番春老,歸遲黃鶴何許。
    殷勤天上乘槎客,還記渚鷗沙鷺。
    憔悴處。
    奈青鏡難藏,一一都呈露。

    110 《送館主朝憲使之淮西四十韻》 明·張以寧

    宇宙開昌運,山川產藎臣。
    周邦多士貴,魯國一儒真。
    江海襟無際,風雷筆有神。
    淵涵珠皎潔,山立玉嶙峋。

    111 《勘書》 宋·孫僅

    儒家無外事,招客勘青編。
    筆墨東西置,朱黃次第研。
    頻憂傷點竄,細恐誤流傳。
    改易文辭正,增加字數全。

    112 《平水神祠歌》 宋·陳賡

    黃河如絲導昆崙,萬里南下突禹門。
    支流潛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聞川真岳靈有真宰,況乃利澤開洪源。
    龍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廟貌何雄尊。

    113 《寄西湖》 宋·房灝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閑行湖上路。
    東風二月梅花開,香得孤山無著處。
    六尺瘦藤雙翠屨,眼前物物皆詩具。
    被人牽挽出山來,荷衣盡為緇塵污。

    114 《寄裴士林》 宋·富弼

    渤澥宣和旅翮飛,不堪朱邸負前期。
    東城曉騎思行樂,南浦春波怨別離。
    對竹豈能忘舊主,折麻方喜遇深知。
    冕旒正注方臣重,應許州人借一朞。

    115 《秋霜閣》 宋·劉拯

    翰林詩筆振千古,珊瑚照夜橫雕梁。
    高文勝地占江左,我來戴勝初降桑。
    雨師憤郁欲傾注,氣蒸柱礎如迸漿。
    清風執熱逝可濯,定知五月飛秋霜。

    116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17 《老兒詩五十韻》 宋·張師錫

    鬢發盡皤然,眉分白雪鮮。
    週遮延客話,傴僂抱孫憐。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假溫衾擁背,借力杖搘肩。

    118 《齋居即事》 宋·趙汝譡

    累石欲擬山,附垠愛生竹。
    半尋裁方沼,筒水注茲足。
    鸂鶒游其內,焉知海鷗浴。
    始收春葩丹,修長夏條綠。

    119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120 《桃膠香鬟歌》 明·陳伯康

    深閨美人春睡起,側倚銀臺注秋水。
    鬅松兩鬢霧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
    春云暖雨桃膠香,調蘭抹麝試新妝。
    豈無膏沐污顏色,思此佳人日斷腸。

    * 關于注思的詩詞 描寫注思的詩詞 帶有注思的詩詞 包含注思的古詩詞(1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