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法眼的詩詞(523首)

    421 《和于子儀觀見贈二十韻》 宋·郭印

    壯歲悟修性,磨礱謝圭角。
    隨身塵網中,意氣翔寥廓。
    動遭白眼觀,罕識黃金諾。
    圣賢皆吾心,所讀真糟粕。

    422 《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 宋·郭印

    保形保生保命,戒色戒酒戒茶。
    夜氣若要長在,晚食尤宜減些。
    養心莫如寡欲,存誠唯是閑邪。
    辨得天清地濁,吞取日精月華。

    423 《再用前韻以謝諸公見答之什》 宋·郭印

    三賢富文詞,獻笑發其端。
    瓦礫換瓊瑤,光照窗幾寒。
    熒煌句中眼,真透祖師關。
    孺子或可教,傾倒無用慳。

    424 《山齋》 宋·郭印

    我本丘壑姿,脫巾為謀食。
    隨牒幾推遷,銅章領巖邑。
    初期竊馀閒,焚香弄書冊。
    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給。

    425 《再用南伯韻》 宋·郭印

    紛紛愚癡兒,開眼卻如睡。
    況於世法中,而能了出世。
    接輿本非狂,阮籍未為醉。
    知命百無憂,馀生任廢置。

    426 《和葺廬韻》 宋·黃庚

    地僻渾無車馬喧,禪房修飾稱居女。
    莊嚴固是由心造,丹雘多應被眼滿。
    佛法不須身外覓,世緣只作夢中看。
    我來欲問無生話,萬面西江一吸乾。

    427 《新昌大石佛》 宋·黃庚

    倚天巖石費雕鐫,佛相分明在眼前。
    莫與嘉州爭大小,法身充滿本無邊。

    428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429 《戲酬楊次公》 宋·李復

    法云說法元非法,六月洪爐舞飛雪。
    寶香一瓣下天來,須彌座上金光發。
    三界風雨動雷音,八部人天歸象設。
    昔年關西舊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430 《和劉君俞游華嚴寺謁文禪師》 宋·李復

    華嚴法界出諸天,帝網重重絕世緣。
    昔有高僧開寶剎,今留飛閣聳瓊田。
    身游色相無窮境,心悟虛空不住禪。
    碧眼胡人香一炷,分來今欲對師燃。

    431 《和育王十二題·育王塔》 宋·李覯

    嘗聞有為法,佛說如夢幻。
    胡然座堵波,香花耀凡眼。

    432 《簡史子由主簿》 宋·釋寶曇

    曉行云海意蒼茫,畫入王維鴻雁行。
    煙樹屏山分遠近,風帆沙鳥認微芒。
    筆端應有鮫人淚,句法仍搜墨客腸。
    日暮歸來欣有得,眼空當不數瀟湘。

    433 《送燈老住翠山》 宋·釋寶曇

    我家凌云君蔣城,古佛小大猶弟兄。
    我癡如佛君甚武,一日放光來四明。
    人皆謂君佛出世,趺坐說法如雷霆。
    翠山自古龍象窟,春風十里開林坰。

    434 《惠文伯居士請贊》 宋·釋崇岳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人天眼目,佛祖冤讎。
    香巖下指南作北,劍池上看樓打樓。
    機輪妙轉一絲頭,不得鯢鯨不肯休。

    435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石田乍到,人事紛紛。
    拈得鼻孔,失卻眼睛。
    佛法二字,不怕爛卻,且聽諸方行棒喝。

    436 《拈古十四首》 宋·釋法薰

    這僧已是露出眼睛,云門更與揭卻腦蓋。
    若是佛法,未夢見在。

    437 《覺城居士請贊師頂相》 宋·釋法薰

    全無寸長,但據驢性。
    不行深深海底,不立高高峰頂。
    問佛法,今日困。
    瞎衲僧眼,識毗耶病。
    素與覺城無冤,何事圖形畫影。

    438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五日一番,赴個程限。
    有道可談,有法可演。
    不顧碎身如微塵,只要瞎卻眾生眼。

    439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現種種形,說種種法。
    形法皆非,假名菩薩。
    更於諸相油覓圓通,當人正眼俱戳瞎。

    440 《三十二應贊》 宋·釋慧開

    現種種形,說種種法。
    形法皆非,假名菩薩。
    更于諸相覓圓通,當人正眼俱戳瞎。

    * 關于法眼的詩詞 描寫法眼的詩詞 帶有法眼的詩詞 包含法眼的古詩詞(5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