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法眼的詩詞(523首)

    1 《跋正法眼藏》 宋·樓鑰

    法眼藏當時滅卻,那得許多落落索索。
    問著則差,答著則錯。
    喝也喝不住,棒也打不著。
    妙喜更得工夫,時與下個注腳。
    休休休,莫莫莫。
    若要拈花微笑底事,不二法門也低一著。

    2 《衡嶽寺僧刺血法華經贊》 宋·范成大

    佛手真法身,晃耀紫金色。
    散滿十方界,聚為七袠書。
    七袠徧河沙,震誦説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則法眼觀。

    3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佛法行中原,儒者恥論茲。
    功施冥冥中,亦何負當時。
    此方舊雜染,渾渾無名緇。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4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宋·蘇轍

    佛法行中原,儒者恥論茲。
    功施冥冥中,亦何負當時。
    此方舊雜染,渾渾無名緇。
    治生守家室,坐使斯人疑。

    5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獨能崗上,慧日峰前。
    云月是同,溪山各異。
    法眼,破沙盆。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法眼藏,永永流通。
    古佛今佛,心同道同。
    風從虎,云從龍。
    節啟天基伸祝頌,壽齊南北兩高峰。

    7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迅瀑千尋,懸崖萬仞。
    說法聲高,驗人機峻。
    要扶法眼門風,花衲元非古錦。
    堪笑高麗四九僧,面門搭了冬瓜印。
    乳竇謗沉無香,是可忍孰不可忍。

    8 《天神二首》 宋·釋師范

    天下梅花主,扶桑文字祖。
    這個正法眼,云門答道普。
    菅君本不假凡胎,直自靈山會上來。
    五百年間無識者,扶桑佛法一枝梅。

    9 《入書室東垣有神光自幾案出三首》 宋·羅公升

    若以俗眼觀,榮枯幾翻手。
    若以法眼觀,窮達竟何有。
    吾身以覺贅,身外安足守。
    若□謝□□,為我作不朽。

    10 《頌古十七首》 宋·釋道行

    趙州庭前柏樹子,昆侖眼睛如點漆。
    知他法眼謗先師,覺公心苦口如蜜。

    11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諸佛降生,鼻直眼橫。
    打與狗吃,據令而行。
    漢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12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半夜逾場面,六年棲雪。
    餓得腸枯,凍得骨折。
    那更見明星,兩眼添重屑。
    后代兒孫苦證羊,一年一度爭饒舌。
    法眼藏,宜乎向這瞎驢邊滅。

    13 《贈趙伯魚》 宋·韓駒

    學詩當如學參禪,未悟且遍參諸方,一朝悟罷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14 《偈十首》 宋·釋道行

    正宗法眼,歷古昭彰。
    大事因緣,此時成現。
    迅機掣電處密密綿綿,綿綿密密中迅機制擔憂。
    更問如之若何,我面何殊佛面。

    15 《偈二首》 宋·釋慧初

    九月二十五,聚頭相共舉。
    瞎卻正法眼,拈卻云門普。
    德山不會說禪,贏得村歌社舞。
    阿呵呵,邏邏哩。

    16 《頌古三十二首》 宋·釋明辯

    大寂宗風示后昆,金剛寶劍利當門。
    瞎驢滅卻正法眼,那個男兒解出群。

    17 《偈頌七首》 宋·釋南雅

    瞎驢滅卻正法眼,臨濟宗風始大張。
    的的單傳至今日,繩繩不斷愈光揚。
    有價數,沒商量。

    18 《頌古四十五首》 宋·釋如珙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法眼藏,涅槃妙心。

    19 《頌古二十六首》 宋·釋嗣宗

    萬仞峰前握手時,清歌一曲少人知。
    但見瞎驢驚宇宙,不知法眼付傳誰。

    20 《舉臨濟人滅囑三圣因緣作偈》 宋·釋心道

    法眼藏瞎驢滅,臨濟何曾有是說。
    今古時人皆妄傳,不信但看后三月。

    * 關于法眼的詩詞 描寫法眼的詩詞 帶有法眼的詩詞 包含法眼的古詩詞(5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