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藤拄到古韜光,分得山僧半榻涼。幽鳥一聲春夢斷,濕云漠漠護殘香。
滿路煙花畫不成,棲桐佳致古流名。院鄰翠障千尋碧,門抗寒溪一帶清。晝影亂云遮暑氣,晚涼疏雨送秋聲。我來到此慵回首,倚檻吟看海月生。
欲別愁如結,來時眉便開。相逢兩無事,且盡十分杯。明月今宵共,春風幾日回。梅花發墻角,此際望君來。
疋馬區區萬里行,知君雅志為蒼生。圣朝若問經邦策,好草囊封勸罷兵。
春愁醉人心,灑面呼不醒。出門卻入門,兀兀度晨暝。昨游欣有得,水鏡謝磨瑩。豈惟勝紛華,頗復造禪定。
扁舟南去意茫然,襆被追隨便欲前。親故道途相與語,但言高義薄云天。
梅潦因仍不計旬,舟車屢易敢因循。昭真觀里泠泠水,豈解游人有怒瞋。
霽虹解纜動江聲,風不隨人舟易橫。咫尺青泥含淡月,何時相對話平生。
問途快閣得寬恩,舟轉風移日未昏。山月相忘期度歲,別懷祗覺暗銷魂。
人言追送不嫌遠,我獨衰殘懶出門。重教來時路旁候,猶留風月伴黃昏。
歸去兒曹欲與言,相思切處莫窺園。吾宗事業無多子,守得簞瓢始見根。
攜手山橋第一軒,誰能結我夢中緣。他年有意重過我,細細爐熏理舊編。
汪氏諸郎子獨賢,相從過嶺過韶川。九齡風味猶存否,莫向南華卻問禪。
南江一道水分明,寂寂扁舟不記程。回望家山在云際,夢魂猶對短書檠。
一川風月下扁舟,蕩漾金波泛白鷗。此去韶江知幾里,九成縹渺在云頭。
山路相隨步步高,忘懷攜手上嵯峨。掀髯長嘯青云去,回首躋攀有許勞。
世上平生懶所更,有懷真欲仿淵明。無端喚作鉛山尉,剛替渠人負弩行。
山從頂上分閩越,四成群峰簇仗齊。自是心向天廣大,不妨眼趁地高低。
盡道今年雨意稠,踏歌芒時偏東疇。微官祗有半豐愿,一飽高眠萬事休。
勉強驅馳力不堪,筍車肱曲睡方酣。思歸夢逐來時路,無奈杜鵑聲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