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法本的詩詞(565首)

    521 《萍鄉縣丞求頌》 宋·釋印肅

    杜門終日不通書,得意忘言總不拘。
    舉向世間人不會,妄談生死事區區。
    信香不昧和光爇,禍福皆心豈有殊。
    心本全真含萬有,只緣六處起諸愚。

    522 《題寶塔》 宋·釋印肅

    塔本無縫,真如不動。
    說此經處,涌出虛空。
    釋迦多寶,聽說如夢。
    東西無二,見見不同。

    523 《顯元歌》 宋·釋印肅

    不識本家元寶貝,汩沒緣塵生死快。
    阿賴耶識藏無明,十八界纏繒網蓋。
    貪嗔癡,常在在,心鏡空花分內外。

    524 《金剛隨機無盡頌·標經題目》 宋·釋印肅

    般若真微妙,無相為宗要。
    無住元為體,十方皆昭耀。
    研窮理趣長,堆卷積山岡。
    言言不及,一口吸西江。

    525 《頌斷觜瓶》 宋·釋印肅

    心法無斷滅,踢倒一凈瓶。
    華林不奈何,不脫聲色名。
    真如俱是戲,心境一等平。
    不落有無用,三昧本空清。

    526 《百丈先令慶上座禮拜求頌》 宋·釋印肅

    西川慶上人,本來沒弟兄。
    須知自性如空體,水月之中未解真。
    個事不傳聲色句,元來心法獨靈明。

    527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喫粥了,洗缽去,法爾圓成正規矩。
    可憐葉氏怕真龍,卻怪謝郎欺猛虎。
    本常路,真實語,這僧且問如何悟。
    從來鼻孔大頭垂,不用安排兮自著處所。

    528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
    十方圓滿,八面玲瓏。
    施時也三乘教備,坐處也一切法空。
    應供而來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無功之功。

    529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法界無塵心月圓,本光還照未萌前。
    而今直下分明去,猶較南泉二十年。

    530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佛病法病,佛藥法藥。
    本色衲僧,俱不染著。
    遇飯開口,要行移腳。
    自是現成,誰能造作。
    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531 《偈十首》 宋·釋正覺

    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
    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心無形影,對緣即照。

    532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清凈慧菩薩》 宋·釋正覺

    覺了前前非處難,而今步步到長安。
    色心{左氵右上勿右下日}合無絲路,法性圓融沒許般。
    個事本來元脫灑,幾人到此出顢頇。
    妄亡起滅功成也,應笑風霜旛動剎竿。

    533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凈。
    平江出燈道地,諸人盡知燈明。
    如來在諸人眼裹耳裹,轉如是輪。

    534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法爾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
    端然指出長安道,無奈游人不肯行。

    535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凈。
    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536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一別二十年,驀地又相見。
    如百煉精金,如終色不變。
    請我轉法輪,增長菩提愿。
    直下絕狐疑,便悟本來面。

    537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538 《入定觀音贊》 宋·釋宗杲

    世間種種音聲相,眾以耳聽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觀,瞑目諦觀為佛事。
    於眼境界無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顯如是義。

    539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個事本成現,覓則不可見。
    白圭本無瑕,琢磨乃成玷。
    執之以實法,空中生閃電。
    視之以等閑,腳下添紅線。
    若是學道人,好好看方便。
    莫看仙人手中扇。

    540 《緣識》 宋·宋太宗

    心緣身外境,法相本常存,若求無生理,先明取善根。

    * 關于法本的詩詞 描寫法本的詩詞 帶有法本的詩詞 包含法本的古詩詞(5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