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味的詩詞(206首)
105
《豆粥》 宋·蘇軾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107
《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 宋·范成大
世間尤物美惡并,江鄉未用夸吳羹。
清宮洞房寒熱媒,深山大澤龍蛇生。
胡夷信美胎殺氣,不奈吳兒苦知味。
楊花欲動荻芽肥,污手死心搖食指。
109
《探梅》 宋·陸游
我游東村沖暮煙,斷橋流水鳴濺濺。
欲尋梅花作一笑,數枝忽到拄杖邊。
高標元合著山澤,絕艷豈復施丹鉛。
定知曾授餐玉法,不爾恐是淩波仙。
110
《新酒歌》 宋·楊萬里
酸酒齊湯猶可嘗,甜酒蜜汁不可當。
老夫出奇釀二缸,生民以來無杜康。
桂子香,清無底,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鄴水。
111
《記張定叟煮筍經》 宋·楊萬里
江西貓筍未出尖,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簀法,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清泉須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芽嚼作冰片聲,余瀝仍和月光吸。
112
《次韻秦七寄道潛》 宋·張耒
衰疲久厭五更朝,每愧冥鴻在泬寥。
顧我塵冠雕舊鬢,愛君山桂長新條。
文詞畫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只欲歸依香火社,高堂時聽法音潮。
117
《滿庭芳·這炷名香》 宋·無名氏
這炷名香,天然清秀,生于象帝之先。
金爐焚處,裊裊起祥煙。
不是沉檀乳降,亦不是、四和龍涎。
括來獻,先賢后化,五祖大羅天。
118
《南柯子/南歌子》 宋·無名氏
積雪迷松逕,圍爐掩竹扉。
床頭一味有蹲鴟。
軟火深開香熟、已多時。
自得陶朱法,休教懶瓚知。
浪傳黃獨正甘肥。
紫玉嬰兒盈尺、更新奇。
119
《瑤臺第一層 詠茶》 宋·無名氏
一氣才交,雷震動一聲,吐黃芽。
玉人采得,收歸鼎內,制造無差。
鐵輪萬轉,羅撼漸急,千遍無查。
妙如法用,工夫了畢,隨處生涯。
120
《自和》 宋·梅堯臣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誰復與車還。
馬尋綺陌知何曲,人在珠簾第幾間。
法部樂聲長滿耳,上樽醇味易酡顏。
更貧更賤皆能樂,十二重門不上關。
* 關于法味的詩詞 描寫法味的詩詞 帶有法味的詩詞 包含法味的古詩詞(2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