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誰為崇,沿淮困不勝。民思賢使者,帝遣大農丞。玉節寒侵斗,牙檣凍作冰。來歸聞早著,紫禁要渠登。
天末去程孤,沿淮復向吳。亂離何處甚,安穩到家無。樹盡云垂野,檣稀月滿湖。傷心繞村落,應少舊耕夫。
丹詔西來急,沿淮次第知。應嗟饗帝日,卻作視師期。士苦三年戍,人懷四郡悲。平戎可無策,帷幃定誰咨。
何事浮溟渤,元戎棄莫邪。漁竿吾道在,鷗鳥世情賒。玄發他鄉換,滄洲此路遐。溯沿隨桂楫,醒醉任松華。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長亭。大舶夾雙櫓,中流鵝鸛鳴。云天掃空碧,川岳涵馀清。飛鳧從西來,適與佳興并。
高中文言文傳記
驟雨送行色,把劍渡長淮。西風咄咄怪事,吹不散煙霾。才是橙黃時候,早似梅邊天氣,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頑耐,仆馬苦虺_。
問大江東,長淮上,緣分如何修到。輕裘還熟局,第三番又是,五年春了。菜飯工夫,露香心事,惟靠天公分曉。林泉琴書夢,算飛箋覓去,不知多少。
停君金叵羅,聽我秦淮歌。長江西來幾千里,沿洄直入臺城里。浮青蕩綠南北流,至今猶號秦淮水。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滿樓。
淮西功業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載斷碑人膾炙,不知世有段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