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治家的詩詞(485首)

    261 《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 宋·楊萬里

    人家具慶已燕喜,人家重慶更奇偉。
    宜春臺上賢治中,妙齡斫桂廣寒宮。
    親年九十身六二,芝蘭玉樹森庭砌。
    上堂彩衣稱壽觴,下堂繡口喧雪窗。
    紫樞相公喜,祥大書壽衍。
    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262 《題章貢道院》 宋·楊萬里

    江西道院賦金華,近日當涂共兩家。
    更著崆峒三道院,只銷臥治醉鶯花。

    263 《移病還臺凡閱半歲乃愈始到家園視園夫治畦植》 宋·宋祁

    十年獨漉走天涯,耗盡流光得鬢華。
    猶喜此身隨社燕,擬將何面對林花。
    牢騷續罷文誰讀,塊壘澆平酒自賒。
    舊隱不須相掉罄,要須歸種邵平瓜。

    264 《次韻淵明飲酒詩:》 宋·張耒

    我欲常飲酒,俗事苦奪之。
    飲酒不得醉,何如未飲時。
    顛倒眾譏笑,佳處正在茲。
    念此雖杜門,濁醪日常持。

    265 《送杜君章守齊州》 宋·張耒

    平生杜公賢弟兄,北州人物家法稱。
    兒童服膺今見面,溫潤圭璧清霜冰。
    胸中詩書不見試,鬢發欲白論邦刑。
    用違所長眾不可,公猶談笑氣甚平。

    266 《送梅子明通判余杭》 宋·張耒

    東南山水窟,錢塘吳越都。
    吾人神仙后,厭直承明廬。
    一舸去莫挽,落帆風月湖。
    蹁躚青衿子,能誦先生書。

    267 《和答莘老見贈》 宋·黃庭堅

    往歲在辛丑,從師海瀕州。
    外家有行役,拜公古邗溝。
    兒曹被鑒賞,許以綜九流。
    仍許歸息女,采蘋助春秋。

    268 《謝景文惠浩然所作廷珪墨》 宋·黃庭堅

    廷珪贗墨出蘇家,麝煤漆澤紋烏鞾。
    柳枝瘦龍印香字,一襲一日三摩挲。
    劉侯愛我如桃李,揮贈要我書萬紙。
    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懷袖里。

    269 《己未過太湖僧寺得宗汝為書寄山蕷白酒長韻詩》 宋·黃庭堅

    從學晚聞道,謀官無見功。
    早衰觀水鑒,內熱愧鄰邦。
    比鄰有宗侯,治劇乃雍容。
    摩手撫鰥寡,蒿碪磔強梁。

    270 《寄裴仲謨》 宋·黃庭堅

    交游二十年,義等親骨肉。
    風雨漂我巢,公亦未有屋。
    寄聲來問安,足音到空谷。
    我家輦轂下,薪桂炊白玉。

    271 《送朱貺中允宰宋城》 宋·黃庭堅

    鄴王臺邊春一空,但有雪飛楊柳風。
    我從南陽解歸橐,重簾復幕坐學宮。
    酒材苦責公釀薄,欲經醉鄉無路通。
    奈何當此意緒惡,僚友決去如飛鴻。

    272 《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宋·黃庭堅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術。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蟬蛻俗學之市,烏哺仁人之林。
    養生事親汔師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歲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273 《送石長卿太學秋補》 宋·黃庭堅

    長卿家亦但四壁,文君窺之介如石。
    胸中已無少年事,骨氣乃有老松格。
    漢文新覽天下圖,詔山采玉淵獻珠。
    再三可陳治安策,第一莫上登封書。

    274 《三至堂》 宋·黃庭堅

    楊公父子孫,俱出文昌宮。
    朱轓與別駕,同最治民功。
    當年竹馬兒,市上白鬢翁。
    相語府門前,郎君有家風。

    275 《送林叔大架閣上京》 元·王冕

    林君家世重詩禮,冠蓋東南官濟濟。
    三年參幕小蓬萊,爛漫文章照山筮。
    自公退食趣有余,好古博雅耽文儒。
    牙簽玉軸照窗幾,名花翠竹羅庭除。

    276 《已亥雜詩 111》 清·龔自珍

    家公舊治我曾游,只曉梅邨與鳳洲。
    收拾遺文浩無涘,東南一部小陽秋。

    277 《和促通追賦陪資政侍郎吳公臨虛亭燕集寄呈陜》 宋·司馬光

    吾家陜之北,陜事吾能說。
    孤亭占城隅,形勝最殊絕。
    云消天宇空,極目鳥飛滅。
    大河西北來,洶涌地脈裂。

    278 《興宗南園草盛不翦仆過而愛這詩以贈》 宋·司馬光

    群家在何許,遠與南城鄰。
    畫馬不甚繁,門前無俗塵。
    有園廢鉏治,繞舍皆荊榛。
    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沒人。

    279 《送齊學士公知荊南》 宋·司馬光

    漢家太守治才高,楚國山種氣象豪。
    旗旆逶迤蟠夢澤,樓船贔屭壓江濤。
    雄名誰復知宣武,遺愛猶應禮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計,詔書朝夕賜金褒。

    280 《奉答子華學士安撫江南見寄之作》 宋·歐陽修

    百姓病已久,一言難遽陳。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
    天下久無事,人情貴因循。
    優游以為高,寬縱以為仁。

    * 關于治家的詩詞 描寫治家的詩詞 帶有治家的詩詞 包含治家的古詩詞(4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