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沈身的詩詞(388首)

    361 《滿庭芳 勸道友》 元·馬鈺

    堪嗟夫婦,錯了良因。
    當元未結婚姻。
    各自人家兒女,并沒親親。
    都緣媒妁配偶,貪*欲、敗壞精神。

    362 《秋湖上晚景四首》 宋·宋庠

    曲檻堪何倚,幽芳幾獨尋。
    頹云山露頂,孤月水呈心。
    翹鷺多依淺,驚魚更就深。
    歸懷無晤語,身世兩浮沈。

    363 《池上雨過》 宋·宋庠

    蕭蕭殘雨過橫塘,翠幕生波入坐涼。
    淡日映云微透腳,暖風翻葉更成光。
    墻頭早杏青丸小,水面新蒲紺尾長。
    魚鳥沈浮齋吏散,恍驚身世在濠梁。

    364 《楊妃菊》 宋·林景熙

    昭陽舊恨逐風飄,歲晚山中霜露饒。
    彭澤歸來空自老,中原舞破為誰嬌。
    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暈不消。
    亦是前身曾捧硯,品題因得入詩瓢。

    365 《病中喜李仲霍王子載見過》 宋·晁公溯

    春風餞余寒,山雨留暝色。
    杜門正臥病,俯仰空四壁。
    庭空鳥雀至,窗破風雨入。
    擁爐意無聊,胸次百憂集。

    366 《寄贈》 宋·陳杰

    客里蕭蕭兩鬢秋,此身何止二宜休。
    禮文疏似嵇中散,疾病多於沈隱侯。
    愧我空餐有懸特,看君迎刃解全牛。
    夜來一炬平安火,賸喜先寬玉食憂。

    367 《云莊勸學》 宋·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368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369 《以花枝好處安詳折酒盞滿時撋就持為韻贈徐了》 宋·陳文蔚

    春來凡草木,開處總成花。
    東皇本無心,世人徒爾夸。
    我愛花中王,矯矯出群姿。
    非不愛桃李,桃李多繁枝。

    370 《天柱峰》 宋·杜范

    探幽不知疲,前賞方未極。
    晨行越高嶺,拔地見峭石。
    有如萬菡萏,玲瓏倚秋碧。
    東西忽異狀,雇步忘所歷。

    371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風亙古所無二首》 宋·方回

    等是耕王土,誰令住海濱。
    死沈凡幾屋,生哭并無人。
    可痛淮連浙,兼憂廣及閩。
    鯨鯢容此物,螻蟻視吾民。
    浪祭推潮鬼,虛祈主地神。
    懷襄吾未見,七十五年身。

    372 《再用雨不憶韻答仁近》 宋·方回

    良苗所至已沈沒,寄語云師盍少休。
    暮境豈堪逢歲惡,腐儒可但為身憂。
    敗墻蛇出頻穿戶,濕柱蝸升欲上樓。
    擬問鄰酤破岑寂,督郵聞說酢如榴。

    373 《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靜為韻分得避字》 宋·郭印

    大火西流金用事,四海八荒蟠殺氣。
    風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
    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憑誰刮雙翳。
    一年佳月在今夕,可奈太清云點綴。

    374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375 《逝水》 宋·釋文珦

    逝水向東流,前后浪相續。
    尼父達機兆,川上嘆不足。
    人生天地間,百年誠短促。
    菁華草頭露,光景風中燭。

    376 《賦海上人吾廬》 宋·釋文珦

    君家于亦愛,居這幽且深。
    嘉木有余蔭,鳴禽多好音。
    不知此身閒,但覺萬慮沈。
    自非羲皇人,何以知子心。

    377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依在心,殃在身,汝身非與我同真。
    臭爛腥臊無用處,識神沈劫墮迷津。

    378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總頌》 宋·釋正覺

    木童吟處槁回春,個里莊嚴功德林。
    垂手斷崖知路活,藏身空劫忌機沈。
    未翻識浪無多子,不掛唇皮有一音。
    佛祖契心言跡外,炷香清坐與追尋。

    379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380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 關于沈身的詩詞 描寫沈身的詩詞 帶有沈身的詩詞 包含沈身的古詩詞(3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