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湯湯的詩詞(340首)

    221 《寄謝湯司諫二首》 宋·趙蕃

    章水清初漲,梅花雪正飛。
    不惟催我去,似亦待公歸。
    有弟能頻說,高情真見幾。
    男兒出處耳,麟閣與漁磯。

    222 《寄贈湯司諫二首》 宋·趙蕃

    御史曾追慶歷唐,有孫還是紹興湯。
    絕知驥騄難羇絆,故遣松筠試雪霜。
    如許人才豈終棄,要之日月本何傷。
    郁孤臺上蘇仙句,多載寥寥無和章。

    223 《寄贈湯司諫二首》 宋·趙蕃

    自聞寬法離新州,日日江頭數過舟。
    學子尚知稱述作,君王寧不念謀猷。
    五車頗困十年讀,一見蘄勝萬戶侯。
    我亦東歸苦無日,待公行矣勿遲留。

    224 《酬湯莘夫用懷孫溫叟韻見貽》 宋·趙蕃

    長夜漫漫起飯牛,飛鳶跕跕墮炎州。
    是皆有命無悲感,孰若委心安去留,駿足豈嫌鑾輅苦,散才當逭斧斤搜。
    吾人故有交期在,出處何須終并游。

    225 《寄湯司諫》 宋·趙蕃

    自發袁州使,侵尋復暮春。
    何人話安否,官路政艱辛。
    章貢未歸客,湘沅薄宦人。
    何當一傾蓋,肯作白頭新。

    226 《湯莘夫用孫溫叟韻見寄次韻答之》 宋·趙蕃

    生氣千年藺與頗,生前杯酒事如何。
    誰令誤舍清江釣,政爾甘持絕徼戈。
    有句忽成能見憶,感君知我未加訶。
    晚風苦雜蟬鳴樹,不謂林鶯尚有歌。

    227 《因湯莘夫行寄歐陽伯威》 宋·趙蕃

    傳得新詩過半年,故應松柏尚蒼然。
    要持尊酒為君壽,邂逅門前有過船。

    228 《待制湯公挽詞》 宋·葉適

    繅藉知良玉,虀鹽是大儒。
    單傳合上相,小卻但尚書。
    蠹簡同歸處,遺簪任翳如。
    西風好溪雨,漲淚濕涂芻。

    229 《訪湯粹》 宋·汪莘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仆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為已事,中胡濟物情。

    230 《村邊以湯婆樣惠示與詩俱來依元韻》 宋·鄭清之

    惠中秀外更清便,婭姹嬌羞二八年。
    無奈畏涂生衽席,寧教寒夜折冰綿。
    遣來勣嫗知君狀,擬伴涪翁到曉天。
    只恐磚花陶學士,風流未了續膠緣。

    231 《登西樓懷湯損之》 宋·劉學箕

    楊柳飄飄春思長,綠橋流水繞宮墻。
    碧云望斷空回首,一半欄干無夕陽。

    232 《黃魯直湯方蔬法帖贊》 宋·岳珂

    湯以濡唇,蔬以適口。
    撫藜腸而自驚,奚龍腦之猶取。
    予方筍蕨是茹,蘗荼是友。
    發遺帖而一笑,正恐楊妃之百驛,未足以比庾郎之三韭也。

    233 《次韻陳湯卿》 宋·方岳

    括蒼煙雨頂,客木晚巑屼。
    家遠書難到,云深夢亦寒。
    僧邀攜茗試,客許借詩看。
    琴冷梅花月,何時為一彈。

    234 《次韻陳湯卿》 宋·方岳

    野逕漁樵共,霜寒江上村。
    亂山橫紫翠,孤笛送黃昏。
    滿壁題詩暗,連墻貰酒渾。
    往來今已熟,稚子又譍門。

    235 《別湯卿不值》 宋·方岳

    云深只以竹為墻,新雨才乾逕草長。
    野鶴已隨溪客遠,一方玄玉帶詩香。

    236 《離括日子安湯卿子貫同宿天寧》 宋·方岳

    數月蒼州住,山猶有故情,雨如知去日,詩亦了行程。
    官柳因寒損,僧茶帶雪清。
    怕無書信便,一夜語連明。

    237 《題湯郎中玉峽》 宋·方岳

    平擘蒼崖破,晴空雪溜湍。
    雙湫嵐氣重,一派雨聲寒。
    自有云相伴,只消僧共看。
    括芽春可煮,移鼎對巑屼。

    238 《陳湯卿致紹梅》 宋·方岳

    林下風流自一家,縱施朱亦不奢華。
    冷香猶帶灞橋雪,不比春風桃杏花。

    239 《過陳湯卿溪堂》 宋·方岳

    手葺溪堂旋補茅,好山帶郭轉林梢。
    與君共有吟詩癡,月下柴門下厭敲。

    240 《寄湯卿》 宋·方岳

    書冊依官屋,何如自在身。
    且無山得看,猶有竹相鄰。
    性野回書懶,詩癡易藁頻。
    便歸吾已俗,往往白鷗嗔。

    * 關于湯湯的詩詞 描寫湯湯的詩詞 帶有湯湯的詩詞 包含湯湯的古詩詞(3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