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身的詩詞(5669首)

    341 《題興善寺后池》 唐·盧綸

    隔窗棲白鶴,似與鏡湖鄰。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342 《送少微上人入蜀》 唐·李端

    削發本求道,何方不是歸。
    松風開法席,江月濯禪衣。
    飛閣蟬鳴早,漫天客過稀。
    戴颙常執筆,不覺此身非。

    343 《寄王密卿》 唐·李端

    酒樂今年少,僧期近日頻。
    買山多為竹,卜宅不緣貧。
    志業歸初地,文章寄此身
    嵇康雖有病,猶得見情人。

    344 《客舍書情寄趙中丞》 唐·崔峒

    東楚復西秦,浮云類此身
    關山勞策蹇,僮仆慣投人。
    孤客來千里,全家托四鄰。
    生涯難自料,中夜問情親。

    345 《贈元秘書》 唐·崔峒

    舊書稍稍出風塵,孤客逢秋感此身
    秦地謬為門下客,淮陰徒笑市中人。
    也聞阮籍尋常醉,見說陳平不久貧。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將心事問情親。

    346 《行見月》 唐·王建

    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
    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百年歡樂能幾何,在家見少行見多。

    347 《照鏡》 唐·王建

    終日自纏繞,此身無適緣。
    萬愁生旅夜,百病湊衰年。
    少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
    癢頭梳有虱,風耳炙聞蟬。
    搖白方多錯,回金法不全。
    家貧何所戀,時在老僧邊。

    348 《聽琴》 唐·王建

    無事此身離白云,松風溪水不曾聞。
    至心聽著仙翁引,今看青山圍繞君。

    349 《醉后》 唐·劉商

    春草秋風老此身,一瓢長醉任家貧。
    醒來還愛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屬人。

    350 《月夜過靈徹上人房因贈》 唐·權德輿

    此身會逐白云去,未洗塵纓還自傷。
    今夜幸逢清凈境,滿庭秋月對支郎。

    351 《秋夜寄僧(一作秋夜寄弘濟上人)》 唐·歐陽詹

    尚被浮名誘此身,今時誰與德為鄰。
    遙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為一人。

    352 《衡州早春偶游黃溪口號》 唐·呂溫

    偶尋黃溪日欲沒,早梅未盡山櫻發。
    無事江城閉此身,不得坐待花間月。

    353 《投所知》 唐·孟郊

    苦心知苦節,不容一毛發。
    煉金索堅貞,洗玉求明潔。
    自慚所業微,功用如鳩拙。
    何殊嫫母顏,對彼寒塘月。

    354 《江頭》 唐·張籍

    晚步隨江遠,來帆過眼頻。
    試尋新住客,少見故鄉人。
    回首憐歸翼,長吟任此身
    應同南浦雁,更見嶺頭春。

    355 《寄朱、闞二山人》 唐·張籍

    為個朝章束此身,眼看東路去無因。
    歷陽舊客今應少,轉憶鄰家二老人。

    356 《閑游(一作題山寺僧院)》 唐·張籍

    終日不離塵土間,若為能見此身閑。
    今朝暫共游僧語,更恨趨時別舊山。

    357 《宿天竺寺,寄靈隱寺僧》 唐·張籍

    夜向靈溪息此身,風泉竹露凈衣塵。
    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358 《陵園妾-憐幽閉也(一作托幽閉,喻被讒遭黜也)》 唐·白居易

    陵園妾,顏色如花命如葉。
    命如葉薄將奈何,一奉寢宮年月多。
    年月多,時光換,春愁秋思知何限。

    唐詩三百首年老生活

    359 《送張山人歸嵩陽》 唐·白居易

    黃昏慘慘天微雪,修行坊西鼓聲絕。
    張生馬瘦衣且單,夜扣柴門與我別。
    愧君冒寒來別我,為君酤酒張燈火。

    360 《送春歸(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唐·白居易

    送春歸,三月盡日日暮時。
    去年杏園花飛御溝綠,何處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鵑花落子規啼,送春何處西江西。

    柳樹諷刺

    * 關于此身的詩詞 描寫此身的詩詞 帶有此身的詩詞 包含此身的古詩詞(56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