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識的詩詞(2509首)
101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102
《緣識》 宋·宋太宗
河決洪波東南流迤邐,蒼生昏墊困其止。
去年今歲豈遑安,勞我關心情不已。
奔衡浩渺故無涯,十二州民皆憂水。
諸般度議自裁之,乃出禁軍為夫使。
103
《緣識》 宋·宋太宗
結束分朋相間錯,立在殿庭還不弱。
錦繡為袍供奉儀,流星電轉爭揮霍。
文里烏巾皆一樣,三春景色花蕩颺。
承平此事比應難,盛世歡娛情好尚。
104
《緣識》 宋·宋太宗
君恩重,人心重,未知各各將何用?思量二事一般情,賢愚憂樂皆相踵。
大道不見是非心,
105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106
《緣識》 宋·宋太宗
元正享從此日,萬物咸新利貞吉。
送舊迎春一夜來,三元為首眾情得。
萬彙潛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蓋。
氣和玉燭調陰陽,磨礱整頓智有代。
107
《緣識》 宋·宋太宗
重陽佳節菊花貴,婀娜如金葉青翠。
傍籬傍落一婆娑,發在秋天為祥瑞。
引步登高甚奇見,想此儀形植霄漢。
恣情采折手中叉,滿袖冠簪香不散。
108
《緣識》 宋·宋太宗
還知受氣稟天然,百法以方為事理全。
假合都來歸至道,修持遠大更通玄。
二儀交感成祥感瑞,八卦剛柔被俗牽。
何謂此中生恍惚,直須款曲細精研。
109
《緣識》 宋·宋太宗
蔟蔟排弦聲流美,因風獨弄無宮徵。
閑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
仰望云霄聽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
秋蟬夜噪素琴鳴,邊城角罷春水淥。
110
《緣識》 宋·宋太宗
非人口似瀉汾河,此輩塵中有甚多。
心恨貌恭無定止,舌夸端正亂乖訛。
為官善政身榮祿,利劍休教石上磨。
立待滿盈船陷水,惡風從被海神拖。
111
《緣識》 宋·宋太宗
泥丸本是命根宮,消息臨時語話通。
大道比來行氣術,其余效驗藉陰功。
物情之理皆清凈,造化玄微事莫同。
珍重此言深可意,腹中日運鼎花空。
113
《緣識》 宋·宋太宗
無窮思廣大,幽隱便知深。
智達千經論,方關一寸心。
聰明懷往古,曩劫順從今。
此理人須信,周旋子細尋。
114
《緣識》 宋·宋太宗
避罪勝修福,其為理一般。
資財豐利益,公道不欺瞞。
濁世貪榮祿,明時善政官。
遏強能撫弱,容此勢情觀。
* 關于此識的詩詞 描寫此識的詩詞 帶有此識的詩詞 包含此識的古詩詞(25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