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理的詩詞(1933首)
361
《和任司理賞梅》 宋·吳芾
平生愛梅花,嘗有花前諾。
花亦知我心,臭味頗相若。
對花輒痛飲,席地天為幕。
常恐風雨摧,有負東君托。
362
《文約既行復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登山臨水遠送君,征鴻掠天不堪聞。
臨岐握手惜此別,車已載脂仆在門。
驪歌未殘心欲動,剪燭夜談如昨夢。
茂林已掃山陰跡,地黃猶注床頭甕。
369
《題司理采芙蓉圖》 宋·方岳
紉之以湘累秋蘭之佩,載之以剡溪夜雪之舟。
漱之以清冰寒露之壺,澆之以碧玉晴云之甌。
著童船尾書船頭,荷化浦溆雙飛鷗。
新紅如洗云錦稠,停橈佇棹香浮浮。
372
《贈地理錢季實》 宋·何夢桂
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
次看峽內有明堂,外峽內堂垣氣結。
交結深時垣氣牢,交結淺時垣氣洩。
回看遠障起星峰,認得星峰是祖宗。
373
《羅稚川善畫作此贈之》 宋·趙文
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
渝川有二羅,畫得天地之英奇。
大羅詩名撼湖海,小羅天機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搖毫造化已破碎,灑墨元氣為淋漓。
375
《理公巖》 宋·董嗣杲
西來識得此云根,終此云根護法門。
由晉尚傳斯語在,到今休想舊巖存。
天開教觀香燈盛,人仰胡僧相貌尊。
行果芟教荊棘盡,分明只手破沉昏。
376
《贈地理游曉山》 宋·王炎
仙人白鶴渺煙霞,野日昏昏噪暮鴉。
城外土饅同此味,墻頭濁酒且須賒。
堪輿信有玄通理,造物能私富貴家。
宜爾何公微意在,石盤流水映桃花。
* 關于此理的詩詞 描寫此理的詩詞 帶有此理的詩詞 包含此理的古詩詞(19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