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理的詩詞(1933首)
321
《經理順寧別墅》 宋·黃敏求
未必科資辦草廬,先從意匠起規模。
某池宜植荷千柄,此地合栽梅幾株。
怕礙看山墻矮筑,要寬種菊徑深鋤。
林泉隨分成幽趣,誰計東郊入畫圖。
322
《理舟》 宋·李若川
為客始逾月,迢迢若經年。
晝永空館寂,古木參云煙。
我生聞道淺,未能超世緣。
念此方寸地,憂來相縈纏。
今晨動幽興,沙岸泊歸船。
岸遠望不遠,歸思隨長川。
324
《重寄李子理》 明·盧柟
麒麟出魯郊,商鉏為不祥。
向非孔仲尼,何異犬與羊。
所以路傍人,按劍默夜光。
近時青云士,豈無魯連子。
氣節茍不申,甘蹈東海死。
世人聞此言,棄之如敝屣。
投君勿復道,北風吹易水。
328
《旦起理發》 宋·蘇軾
安眠海自運,浩浩潮黃宮。
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老櫛従我久,齒疏含清風。
一洗耳目明,習習萬竅通。
333
《題曾氏連理本》 宋·文天祥
皇后嘉樹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軌。
德澤純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貞觀玉華李。
一時圖傳傳奇觀,榮華過眼轉九易。
334
《同年成楷濰州理掾》 宋·宋祁
東風鶯友舊聯飛,彫歲鵾弦此愴離。
路怨亭皋長續短,客嗟京邑素為緇。
且欣便道還家近,未厭無聞得掾卑。
漢殿有人能夜誦,君才不減子虛辭。
338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 宋·梅堯臣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烏啼女墻。
月明不掩斗與氣,鳥啼未歸云點霜。
霜寒月冷古時獄,下有苔蠹之雄鋩。
水方軒眉大靈智,見我西北天門傍。
340
《和王校理夜坐》 明·高啟
池暝花如霧,蒼蒼月照開。
梁空雙燕睡,簾暗一螢來。
兵散誰家笛,人違此夜杯。
如何對清景,愁思卻相催。
* 關于此理的詩詞 描寫此理的詩詞 帶有此理的詩詞 包含此理的古詩詞(19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