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楚服的詩詞(236首)

    141 《禱雨應時喜而聯句》 宋·石元規

    何心慰黎民,山川朝出云。
    精誠動天地,丹懇在詞文。
    南畝苗初槁,西郊雨已紛。
    林巒添郁郁,草木共欣欣。

    142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
    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143 《偕康子雍州季子東所游虔州通天巖》 宋·伍馀干

    山靈不為紅塵掃,仙竇玲瓏自天巧。
    或開或合誰主張,元氣淋漓出蓬島。
    壓服坡陀萬象高,平鋪練帶三江繞。
    水西接軫到斜陽,勒馬回□問遲早。

    144 《奉贈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時中判府良心長司》 宋·葉見泰

    朝發瑞溪縣,夕憩蒼梧城。
    蒼梧有賢牧,寮采悉時英。
    宴我南薰樓,宿我嘉魚亭。
    珍肴既重列,美醞仍細傾。

    145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張去惑

    漢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為城峙險固,一國形勝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峴,回壓面勢尊且崇。
    東扼迅流疑引翼。

    146 《從軍行》 明·安璲

    關云漠漠關雪堆,北風慘慘山木摧。
    長河冰合馬蹄滑,沙塞日落胡笳悲。
    自恨少小系軍籍,愁枕金戈眠不得。
    苦寒苦饑不敢言,誰人不畏將軍律。

    147 《題畫》 明·李延興

    山翠浮空初過雨,山麓晴云散芳渚。
    霧合長林生曉寒,人家更在林深處。
    澗泉六月翻松根,石洞千年隱仙侶。
    有誰共弈橘中來,無人問路桃源去。

    148 《有悼一首為華泉大司徒作》 明·孟洋

    早修容服侍明公,琴匣書簽坐臥同。
    春色故隨流水去,雨聲猶向落花中。
    月明東閣憑闌歇,塵暗西窗倚鏡空。
    十二峰頭云不盡,夜深還到楚王宮。

    149 《送客還山》 明·沈一貫

    新荷夜卷梨花雨,青山倒浸琵琶渚。
    新裁荷服雅稱身,著入池中不知所。
    床頭《黃石》讀已盡,尚余一卷金仙語。
    施之人間無所用,挾向松林避煩暑。

    150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151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52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扃門非敢傲鄰比,只是平生最自知。
    小賦不須通狗監,微才何用造牛醫。
    莼絲乍可牽吳興,蕙服終難釋楚悲。
    莫訝經年無快接,秋蛾春蝶有須眉。
    ¤

    15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154 《黃山雜詩》 明·鄭善夫

    黃山奠南服,嶭分楚望。
    連峰標天樞,結秀極地藏。
    金雞時一鳴,高鳥不能上。
    眷茲俯滄海,窮歲夢波浪。
    ¤

    15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56 《瀟湘八景畫·平沙落雁》 明·朱瞻基

    秋江水落波痕淺,平沙渺渺連天遠。
    白瑽紅蓼滿瀟湘,枯葦黃蘆迷漢沔。
    鴻雁恒憐澤國秋,數聲忽報楚天秋。
    萬里避寒違朔漠,幾行帶雪下汀洲。

    157 《白纻辭 其三》 唐·李白

    吳刀剪彩縫舞衣。
    明妝麗服奪春暉。
    揚眉轉袖若雪飛。
    傾城獨立世所稀。
    激楚結風醉忘歸。
    高堂月落燭已微。
    玉釵掛纓君莫違。

    158 《偶然作六首》 唐·王維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159 《次韻袁公濟謝芎椒詩》 宋·蘇軾

    燥吻時時著酒濡,要令臥疾致文殊。
    河魚潰腹空號楚,汗水流?始信吳。
    (《吳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腳心汗如水。
    )自笑方求三歲艾,不如長作獨眠夫。
    羨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飄飄鶴背軀。

    160 《龍山補亡》 宋·蘇軾

    征西天府,重九令節。
    駕言龍山,宴凱群哲。
    壺歌雅奏,緩帶輕帢。
    胡為中觴,一笑粲發。

    * 關于楚服的詩詞 描寫楚服的詩詞 帶有楚服的詩詞 包含楚服的古詩詞(2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