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校風的詩詞(560首)

    181 《水龍吟 去歲秋至今年春,凡七月不,有終風》 元·王惲

    月九日雨,雖以小言隨妥朱校去隨妥二字疑有誤而釋,三日方霽。
    向來焦枯一洗而潤,且又在清明節前。
    嘗念一旱所繁甚重,詩,哿矣富人,哀此獨。
    然眾安,我乃能安,不然,雖屋潤者其可能獨安乎。

    182 《攜家觀農事實驗場還憩鄰校六朝松下》 近代·陳三立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
    碧草連無垠,日氣翻野色。
    籬落轉花徑,叢菊自成國。
    方塘鵝鴨喧,圈牛雜白黑。

    183 《送王秘校嶺南都講學》 宋·宋庠

    高才嘗負俗,公存此開榮。
    卻領淹中學,還為稷下卿。
    槐依鄉市綠,風入舞壇清。
    稽古方知力,騰飛自有程。

    184 《送夔師楊校書解印還鄉二首》 宋·項安世

    高閑風度澹無營,靜密工夫久自增。
    太息家林惟獨鶴,向來西海說三鵬。
    橋沖不動千原獲,鼛鼓無聲萬杵登。
    道在陰陽公自到,向來河洛此繩繩。

    185 《李校書輪對乞于故相家取上皇退位御筆上喜日》 宋·項安世

    校書對罷天顏喜,再拜龍墀出殿來。
    {左來右力}使傳宣新宰相,驛書馳問舊元臺。
    上皇慈筆歸中秘,學士忠名遍九垓。
    榻畔祥風翻諫紙,朝衣收得異香回。

    186 《四次韻李校書雪中臨唐人陰符經》 宋·項安世

    乘興能臨褚令書,無人知是戴公廬。
    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
    貞觀風流淪沒后,凌煙名字斷殘馀。
    李侯用意青云外,肯與時人較疾徐。

    187 《賦李季允校書悅齋》 宋·項安世

    紛華戰罷凱歌旋,弦誦聲中一莞然。
    理義足時心有味,友朋深處澤無邊。
    沂雩綠水春風里,江漢清秋暠日前。
    千五百年時習趣,祝君無倦到華顛。

    188 《次李校書韻嘲閣下紅梅》 宋·項安世

    托跡千花冀可曹,冰姿何敢露秋毫。
    只隨婢子希紅藥,肯信仙家有碧桃。
    照影日華烘玉頰,承恩衢勺醉香醪。
    自拋臘雪茆檐夢,應羨春風畫閣高。

    189 《挽潘校尉》 宋·劉宰

    一經知教子,三釜擬榮親。
    風樹存亡恨,迷茫北渚津。

    190 《謝胡編校惠藥醫膝病遂以藥名賦》 宋·劉黻

    益智莫如愚,誰甘遂作非。
    年增思續斷,親老續當歸。
    起石安吟久,防風見客稀。
    前胡古君子,松節自相依。

    191 《用韻酬胡編校》 宋·劉黻

    詩成斷肝腑,寄我光焰長。
    貞女守閒寂,志士多悲傷。
    煙云起寒嶼,風雨喧夕窗。
    憂時付酒斚,惜日惟書床。
    頤養匪丹汞,坤德明黃裳。
    羨君富奇植,獨榦難為芳。

    192 《七里驛遇葉振卿秘校南歸三首》 宋·孔武仲

    系馬郵亭寂寞中,遠沙喬木暮號風。
    今霄不作江南夢,賴有之人笑語同。

    193 《和陳中行校書》 宋·陳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陽。
    風月已為友,云水環其鄉。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揚揚。
    蕭疏謝公墅,淡靜午橋莊。

    194 《行婦怨次李編校韻》 宋·戴表元

    赤城巖邑今窮邊,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婦女收不殺,馬上娉婷多少年。
    蓬頭垢面誰氏子,放聲獨哭哀聞天。
    傳聞門閥甚輝赫,誰家避匿山南巔。

    195 《送陳養晦赴松陽校官》 宋·戴表元

    書生不用世,什九隱儒官。
    抱璞豈不佳,居貧良獨難。
    陳子剡中秀,盛年早彈冠。
    嘗搴丹丘云,亦窺滄海瀾。

    196 《表臣檢校東皋雨中有懷詩以促歸》 宋·李處權

    旅泊愁春雨,春寒更北風。
    云山方秀發,煙樹卻冥濛。
    念我攜家客,逢君足谷翁。
    胡為在窮谷,正渴一尊同。

    197 《王文伯將校藝漕闈過我取別肯作一夕飲酒竟猶》 宋·彭龜年

    已聞鼓篋無秦銳,肯為論文學賈留。
    奪我清風俄頃爾,夢回真若隔三秋。

    198 《春風辭寄武威石秘校》 宋·釋重顯

    春風何蕭蕭,和雨復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勢曾烈。
    毗城癡愛老,怯寒對清拙。
    衰巖影響士,難御同孤劣。

    199 《寄石秘校》 宋·釋重顯

    重林冥坐久,引望復遲遲。
    煩暑未消日,涼風來幾時。
    天云飛積火,巖溜散垂絲。
    欲擬相尋去,浮生已共知。

    200 《和李季章校書西湖即事三首》 宋·孫應時

    風日都門外,樓臺十萬家。
    西湖春事足,不話洛陽花。

    * 關于校風的詩詞 描寫校風的詩詞 帶有校風的詩詞 包含校風的古詩詞(5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