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柳報的詩詞(382首)
221
《蒼梧即事(三首)》 明·解縉
桂嶺東來下惡灘,蒼梧細柳彩云間。
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
茅屋竹牌依古瀨,筒槽漁艇滿江灣。
驛亭笳鼓中宵發,又報南天使節還。
222
《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 清·錢謙益
其一
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223
《胡馬來再贈陳子》 明·李夢陽
冬十二月胡馬來,白草颯颯黃云開。
沿邊十城九城閉,賀蘭之山安在哉?傳聞清水不復守,游
兵早扼黃河口。
即看烽火入甘泉,已詔將軍屯細柳。
224
《完顏巾歌》 未知·袁華
完顏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鐵厓先生。
先生賦長歌以謝,率余同作。
混同江流長白東,完顏虎踞金源雄。
身如長松馬如阜,蹴踏黃龍城闕空。
226
《木闌花慢》 元·邢叔亨
蒲縣泰山古廟,崇強似梵王宮。
去踏翠沾靴,采薇滿擔,一袖香風。
朝中大官佐政,輕衣蓋體坐肥驄。
讒*面諛時尚,好人遁跡無蹤。
228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229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231
《春日即事二首》 宋·蔡沆
人生何事最為親,不看春容不識真。
岸柳細搖多意思,野花初破足精神。
精神識后施為別,意思到時言語新。
為報同儕須急賞,莫教春去始傷春。
232
《平元曲寄二弟植與格》 宋·陳碧娘
虎頭將軍眼如電,領兵夜渡龍舟堰。
良人腰懸大羽箭,廣西略地崖西戰。
三年消息無鴻便,咫尺憑誰寄春怨。
日長花柳暗庭院落,斜倚妝樓倦針線。
233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234
《聚星堂詠雪贈歐公》 宋·杜衍
嘗聞作者善憑議,詠雪言白菲精思。
及窺古人今人詩,未能一一去其類。
不將柳絮比輕揚,即把梅花作形似。
或夸瓊樹斗玲瓏,或取瑤臺造嘉致。
235
《寄懶庵》 宋·胡仲參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處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里安行藏。
236
《送鈐轄館使王公》 宋·靳宗
再任坤維報政成,紫泥恩詔下神京。
搖鞭有客添歸興,折柳何人不愴情。
杜宇江山經鳥道,海棠池館憶龜城。
尊前執手難收淚,投分從來比弟兄。
237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238
《時秋積雨霽》 宋·毛直方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
簾卷柳陰先得月,簟橫梧影早噓風。
天公快我披云愿,萬里乾坤一望中。
239
《謝王仲儀元日書字》 宋·史吉卿
好事東君不憚勞,點妝梅柳見才高。
盡輸好景資元日,故遣清齋入我曹。
錦繡忽貽新筆墨,瓊瑤無以報瓜桃。
春風遍染西湖綠,且滌金杯共漱醪。
* 關于柳報的詩詞 描寫柳報的詩詞 帶有柳報的詩詞 包含柳報的古詩詞(3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