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枯身的詩詞(663首)
221
《永嘉秋夕》 宋·真山民
風戰枯桐敲紙窗,擁裘無寐夜偏長。
樵樓三鼓夜將午,云雁數聲天正霜。
寓世此身驚逆旅,寬懷何處不吾鄉。
江頭風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222
《三元里》 清·張維屏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
224
《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宋·畢士安
畫師不肯傳風蝶,故作枯乾逞奇絕。
清秋未合結繁陰,深戶何從灑飛雪。
雪里鴨兒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團,黃蘆槭槭枝葉乾。
江頭鳴雁恰飛起,恍如身到瀟湘間。
225
《贈夢英詩》 宋·柳開
晝光夜魄陰陽祖,五緯天立五行父。
萬靈蕃昌根此樹,剛柔各斗清濁聚。
形類紛然填下土,精英閒見群寧侶。
雄劇唯神時可主,功格無先明競睹。
226
《呈荊公》 宋·方惟深
年來身計欲何為,跌宕無成一軸詩。
懶把行藏問詹尹,愿將生死遇秦醫。
丹青效虎留心拙,斤匠良工入手遲。
此日知音堪屬意,枯桐正在半焦時。
228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 明·李夢陽
朝飲馬,夕飲馬,水咸草枯馬不食,行人痛哭長城下。
城邊白骨借問誰?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
不惜身為城下土,所恨功成賞別人。
230
《老樵》 宋·呂南公
何山老翁鬢垂雪?擔負樵蘇清曉發。
城門在望來路長,樵重身羸如疲鱉。
皮枯亦復汗淋瀝,步強遙聞氣嗚咽。
同行壯俊常后追,體倦心煩未容歇。
231
《次徐謝韻還江公詩卷》 宋·朱松
大條祠官閑日月,絕知圣處著功深。
榮枯舉世爭盧白,枉直何人較尺尋。
身比香山差得計,詩看正始有遺音。
應容下客游東閣,要話朱游夙昔心。
232
《北齋》 宋·葉適
頻年寄全吳,廨宇雜營保。
前廳久傾壓,后舍岌欹倒。
常因霖雨后,壁壞不容掃。
跳蛙浴漏潴,野穀媚穿杲。
233
《古意》 宋·董嗣杲
山中有流泉,洗耳今無人。
樹隊互蒙密,鳥語交昏晨。
誰能觀大運,達此秋與春。
生意自爾蕃,葉葉分光新。
236
《沁園春 虎》 元·王*
生在西山,常居東谷,出沒無時。
向枯樹巖前,幽泉澗畔,饑*渴飲,飽暖隨宜。
一任縱橫,平生勇猛,走入叢林萬木披。
誰知得。
237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238
《水崖哭明圃子留》 清·方文
少小能文氣似蘭,里人誰不信彈冠。
只因喪亂身當廢,縱使沉埋性所安。
故國有懷唯涕淚,新詩無字不悲酸。
漫勞鐵匣藏枯井,此日流傳血已丹。
239
《死別離》 清·方維儀
昔聞生別離,不聞死別離。
無論生與死,我獨身當之。
北風吹枯桑,日夜為我悲。
上視滄浪天,下無黃口兒。
240
《楊教師槍歌》 明·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 關于枯身的詩詞 描寫枯身的詩詞 帶有枯身的詩詞 包含枯身的古詩詞(6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