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枕流耳的詩詞(74首)

    1 《枕流軒》 宋·關希聲

    山出太虛外,溪流千古高。
    臨窗喧客枕,洗耳濺僧袍。
    夜月氣猶凜,秋風聲更豪。
    二年游賞劇,欲別首頻搔。

    2 《李粹伯命賦枕流已讀佳篇不容著語戲書二伽陀》 宋·曾協

    六尺玲瓏日日開,個中那解著纖埃。
    主人無耳誰求洗,試問聲從何處來。

    3 《景德觀枕流》 宋·白玉蟾

    寒泉瀉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綠。
    幽人一心泉石心,倚溪著此數椽屋。
    窗外飄噴萬斛珠,枕邊玲瓏一片玉。
    山澗金龍嘯欲飛,澗底銀蟾清可掬。

    4 《幽居示客》 宋·陸游

    嗜睡疏茶碗,逢春愛麴車。
    聊將枕流耳,靜聽屬私蛙。
    林下閑成癖,人間嬾莫加。
    孫登欲長嘯,四座且無嘩。

    5 《過松江寄務觀五首》 宋·韓元吉

    四海習鑿齒,云間陸士龍。
    酒狂須一石,文好自三冬。
    風水客愁遠,煙花春事濃。
    還將枕流耳,來聽景陽鐘。

    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7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8 《謝沈次律水枕》 宋·晁說之

    沈侯筆力鼎可扛,左手截取吳淞江。
    折流來此一尺枕,指麾巨鱷回濤瀧。
    平生性不好長物,舉以遺我嗟無雙。
    呼兒快取蘄笛簟,掃除塵榻移當窗。

    9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宋·蘇軾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
    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
    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

    10 《題劉聚卿枕雷圖》 近代·陳三立

    大小雙忽雷,故事越千祀。
    伐材奉使中,巧制韓滉始。
    變亂散唐宮,歷歷興亡史。
    收玩幾名流,燕庭資嫁女。

    11 《亭西墻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韻頗有幽趣以詩記之》 唐·白居易

    嵌巉嵩石峭,皎潔伊流清。
    立為遠峰勢,激作寒玉聲。
    夾岸羅密樹,面灘開小亭。
    忽疑嚴子瀨,流入洛陽城。

    12 《宿育王山涵秋》 宋·樓鑰

    清秋來此宿涵秋,雨后山泉自在流。
    夜暗寒聲鏘玉佩,燈明清影粲珠旒。
    枕流正自憐孫楚,洗耳何須效許由。
    我亦暫來專一壑,倚欄耽玩不知休。

    13 《雜詩三首》 宋·羅公升

    世故如游塵,朝掃暮還有。
    向平待畢婚,謝事計已后。
    耳堪幾枕流,口但宜飲酒。
    門前泰華壓,老子一搔首。
    秋來四壁寂,草色上戶牖。
    好山喜笑人,客至但搖手。

    14 《題廬山瀑布圖》 明·蒲庵禪師

    廬山瀑布天下聞,白河倒瀉千丈云。
    長風吼石吹不斷,一洗浩劫消塵氛。
    我昔潯陽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龍夌。
    六月飛濤噴雨來,灑作冰花滿晴昊。

    15 《次韻子厚弟小春偶成》 宋·王之道

    強插梨花做小春,風前詩思有余清。
    路逢野老那知姓,耳聽幽禽自喚名。
    歲晚山林松檜色,天寒關塞鼓鞞聲。
    枕流潄石君無笑,我欲巖居學子荊。

    16 《噴玉布》 宋·蒲壽宬

    蒼珉臥偃蹇,飛瓊漱潺湲。
    東野噴玉布,廬山谷簾泉。
    玉斧敲寒閔,隨風走連卷。
    清聲足洗耳,枕流恐徒然。

    17 《同湯叔度兄弟賦秋聲》 宋·章甫

    古木斜陽暮,寒江澹月秋。
    蕭騷初滿耳,蟋蟀最關愁。
    茅屋疑鳴雨,云溪想枕流。
    幾回連別恨,為我過西州。

    18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0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 關于枕流耳的詩詞 描寫枕流耳的詩詞 帶有枕流耳的詩詞 包含枕流耳的古詩詞(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