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來的詩詞(1641首)

    841 《次單君范袖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宋·陳著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風只感今。
    獨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蘭金。

    842 《次單君范袖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宋·陳著

    夢斷康衢立極謠,心如泥絮看萍飄。
    一清盍與金溪水,同味誰爭鹽海潮。

    843 《高潔堂見因次前韻三首》 宋·陳著

    詩屋中閒借隙光,老猶苦未知方。
    羨君句法源頭活,此意曾參紫紫陽。

    844 《次韻內弟汪英春弟家省母二首》 宋·陳著

    綠衣何曾解老懷,彩褐朅舞春階。
    方知無忝所生處,不犯河魁也是齋。

    845 《次韻邑丞高潔堂任滿辭》 宋·陳著

    與云游戲佐棠陰,古道誰云不到今。
    三載二松公事處,百年喬木世臣心。
    夤緣肯及通家舊,饑餓何妨閉戶深。
    公去那遺愛在,老猶能聽晝簾琴。

    846 《次韻留友直道士訪》 宋·陳著

    九六蕩摩中,幾人閒處同。
    浮生絲傀儡,后計石婆翁。
    事事休休過,時時咄咄空。
    何如仙羽健,往傲方蓬。

    847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遮轎問新知縣如何二》 宋·陳著

    水淺山深土半沙,刀耕火種做生涯。
    今年水旱那堪說,存得妻兒能幾家。

    848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遮轎問新知縣如何二》 宋·陳著

    新知縣是舊官員,說與田家汝有緣。
    安穩過冬耘二麥,明年才勝似今年。

    849 《答天寧寺僧宗芑用前韻見》 宋·陳著

    佳月好風天,詩眼豁然。
    定心生古韻,淡態洗春妍。
    一面總如舊,五言相結緣。
    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傳。

    850 《后圃侍郎芍藥酴醾三花競發戴時可載酒同酌》 宋·陳著

    前日對花賦三詩,醉后誰復記當時。
    雪溪公子忽呈似,一見如夢中見之。
    世閒何事非虛妄,嘯里著句豈狂癡。
    富公園有凌霄樹,獨立不蔓今古希。

    851 《君貴用前韻謝又次韻答之》 宋·陳著

    青鞋踏過剡山長,黃菊初香替紫陽。
    情話綢繆無世變,意吟瀟灑似秋光。
    杏苑驚三載,問及花崖夢一場。
    我亦風前霜后葉,饒君青發擅春芳。

    852 《應百里李天益求作奉川十詠似之·廣莫軒》 宋·陳著

    高山處處著虛軒,此憑闌便欲仙。
    下視浮云隔黃霧,平迎行日上青天。

    853 《盧竹溪得處士號邑尹有詩盧以其唱及其自和》 宋·陳著

    夢破邯鄲百念齊,長汀西畔半分溪。
    護符清出黃冠品,承命有加紫詔泥。
    徑捷更誰疑晚節,山居有客侈新題。
    老吾亦是三峰裔,何幸相逢有子兮。

    854 《送酒與莆萄與石門》 宋·陳著

    山泉釀出苦醅硬,野蔓生酸子圓。
    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參透石翁禪。

    855 《應百里李天益求作奉川十詠似之·鳳花》 宋·陳著

    誰把深紅淺綠蟠,羽毛飛動倚風闌。
    時人不識儀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856 《應百里李天益求作奉川十詠似之·岳林》 宋·陳著

    傳說當年契此翁,偶然此笑春風。
    忽拋布袋歸何處,地下天高一閣空。

    857 《次和天童僧惠杲書記袖詩訪三首》 宋·陳著

    省話何須吞炭瘖,安貧便是直鉤心。
    世事真飄瓦,笑殺時流重注金。

    858 《詩似石門風少野》 宋·陳著

    出林危世是亨途,道眼相逢菜味腴。
    愈契大顛非為佛,坡知老印本儒。
    攜晴雪瀑藤花路,話舊青鐙柏子廬。
    萬事已拋松枕外,不妨姓字落江湖。

    859 《友山李道士抱琴為予作三曲請詩各為之操·》 宋·姚勉

    若有人兮江之干,志在流水兮必觀其瀾。
    清風蕭蕭兮水聲潺潺。
    吁嗟乎,世道江河兮誰底其間。

    860 《友山李道士抱琴為予作三曲請詩各為之操·》 宋·姚勉

    衣裳治兮帝巖廊,五弦歌詠兮民物阜康。
    禹皋夔龍兮劍佩鏘鏘。
    吁嗟乎,安得君臣兮如此一堂。

    * 關于來的詩詞 描寫來的詩詞 帶有來的詩詞 包含來的古詩詞(1641首)
    chengrenyouxi